close
今日在聯副讀劉靜娟的退休生活誌:「台語時間」。文中提到她的小兒子給她一本「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700字表」:
我於是知道霸道是壓霸,不是鴨霸。
丈夫是翁,不是尪,尪是玩偶,如布袋戲尪仔。
熱心、愛管閒事是家婆,不是雞婆。
彆扭是礙虐。
凝是心裡鬱結怨氣。
那麼是遐爾。
這麼是遮爾。
沃是澆(花)
按呢是這樣。
蠻皮是頑強不化。
慢且是等一下。
袂當是不行。
作為一個母語是閩南語的讀者,我讀起來是可以會心母語教學『借字』來寫音轉音的用心與苦情。
特別是『丈夫』很命苦。不知是借「尪」字好,還是借「翁」字好。尪與翁,查了辭典如下,請自個兒定奪:
【尪】尢部 形聲。音同 ”汪”。名詞 指曲脛跛腿, 再引申形容矮小羸弱或行為不正當,傒尪尪。
【翁】羽部 形聲。 對男性長者的尊稱,老翁。 史記項羽稱自己的父親,「吾翁即若翁」。 丈夫的父親,翁姑。 岳父,翁婿。
<徐福全台諺語典> 在民國八十七年出版
大部頭的一本, 我沒有讀得很通, 常常面對不熟的俗語諺語呆呆地看著國字在尋音轉音, 希望能會意.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