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子裡

以母親為名的篇章有數篇,

媽媽老了就是母親,

不然要如何命名呢?

這樣好了,加上一首詩,剛剛讀到的詩,雖然不一定有相關,但兩者並列可區分。


PhotoWindow_20151204150714.jpg 

這次回家,

把母親帶到「鰲鼓溼地」,說這是環境保存的地方;

母親不理解,或不肯認同,一再重複:這一大片土地怎麼都沒看到人來種作。


帶母親去探望我努力抗癌的阿姨,她老人家堅持她妹妹的「多事」不平安是新房子帶來的。老人家記憶中的「剛」搬來的一瞬目其實是三十年。

 

PhotoWindow_20151204150740.jpg 

在我很想來補課的嘉義公園,

在我阿姨推薦的「植物園」,

PhotoWindow_20151204150754.jpg 

我母親對樹木無感,對稻子有感,

她眼睛不好,卻告訴我對面路邊農業試驗所田裡種的是「旱稻」,

我去探看,田裡真的沒有水。

PhotoWindow_20151206130244.jpg 

說她好厲害,就笑了。

PhotoWindow_20151204150839.jpg 

PhotoWindow_20151204150852.jpg 

在朴子的「第一公有市場」(舊市場) 吃春捲,

PhotoWindow_20151204150905.jpg 

她很開心。

她在「新市場」做生意,透早忙到透晚,不知多少年沒到這個朴子的第一市場來了。市場更新又更新,「區域環境保存」,店家只剩幾家,類蚊子館。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只能說民意如流水,現在大家都到往鹿草路上那邊的「大市」買菜。

在這裡母親跟這位賣羹麵的老人家這樣相識:以前在新市阿賣魚丸的誰誰,你們長得很像 ‧‧‧‧‧‧

PhotoWindow_20151204150916.jpg 

這位七十六歲的老人家,我認識很久了,幫她照過好幾次相,這次跟她說要用在我的部落格上徵求她同意,她說:Thank You!

PhotoWindow_20151204150930.jpg 

怎麼認識的?

阿得每次在隔壁買春捲,面熟了,就有問有答 ‧‧‧‧‧‧ 



‧‧‧‧‧‧‧‧‧‧‧‧‧‧‧‧‧‧‧‧‧‧‧‧‧‧‧‧‧‧‧‧‧‧‧‧‧‧‧‧‧‧‧‧‧‧‧‧‧‧‧‧‧‧‧‧‧‧‧‧‧‧‧‧‧‧‧‧‧‧‧‧‧‧‧‧‧‧


 

 旅途    綠蒂


旅行

是我另一種隱居的方式

不停地選擇一個移動的迷宮

把意象與風景置入

是人潮喧譁燈火輝煌裡的

路人甲

是無人歇足黯淡驛站上的

過客

一切都在旅途上

每篇記遊

都是孤寂的入出口

人因內隱記憶的清晰

令一切情境無法重來

每個歲末的鈴聲

都在催促著回憶和內疚

冬至的大寒夜

在雪地尋搜純淨的冷白

或讀取天上熠熠星光取暖

你總是扮演著

夢中的失蹤人口

讓未來的旅程

不至於太寂寞


          ( 2015 12月6日 聯合副刊 慢慢讀,詩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