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
岸內糖廠不再,溪州農場不再。
熱心的黃先生帶領,直接從「下溪洲」(溪州農場相對在北)向農場行去。
上圖右側一條線,是嘉南大圳導引出來的灌溉溝渠。更右是台19省道。車子正在走的路,之前是用來運送甘蔗到鹽水「岸內製糖所」的五分火車路。(岸內,靠八掌溪岸,取水方便)
下圖的高架台,用來存放成綑的白甘蔗,台車在底下承接。
下圖是岸內糖廠附屬的溪州農場的辦公室。
在民國50年之前,我的記憶,它是木建築,咖啡色。掛的牌是書法字體。
( 小時,家裡的時鐘需要調整正確時間,有時是聽收音機的報時,有時是由我到「事務所」看時間再回報給我祖父斟酌調整。)
↓ 榕樹的記憶鮮明。
我家前庭一棵垂鬚大榕樹,小時繞著樹轉圈玩耍,頭昏了,去撞樹,額頭留下疤痕印記,久久。
另外從我家向東南,沿著池塘邊岸,穿過日本宿舍,到事務所。宿舍和事務所之間是大榕樹群。
(事務所的門牌「溪州農場一號」,我家門牌「溪州農場六號」,所以宿舍可能有四間。現在,我家屋舍和日本宿舍都沒有了。)
50年次的黃先生說:「我家的地就在你家對面那邊,小時候非常羨慕你們家的房子。」
我指向西北方向:「我家還沒到,你羨慕的是日本人蓋的宿舍。你放牛時摘來吃的紅心小芭樂才是我家種的。」
( 記憶中,池塘邊種芭樂,溝渠旁種花樹。遠遠看到有人摘芭樂,去跟祖父說,祖父以三個字回答:沒 議 牛。 這「牛」的聲調在四聲之外。 )
眼前,榕樹就這一棵
這座倉庫,後來才有的。
從上圖左邊走過去,可以到日本宿舍和我們以前的住處。現在已經「沒有路」;
從上圖右,繞過倉庫,
出現大圳分流的溝渠 ↓
↓ 設有小號的「水門」
渠上的鐵軌留著當作便橋
這次尋根,尋到外圍附近了。
下次,在事務所東南邊一些些,把靠近省道的大圳水門當參考點,沿著大圳堤岸,向西行,走到一條與大圳垂直的產業道路,有溝渠同行的,朝北走下去,我家就在那裏。
其實,
我無法為死去的親人做什麼,
我也不能對逝去的時光置喙。
但是這一切也不是無意義的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