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慈湖有個『後山、後池』,聽人說起:本縣少數地方團體申請進入走過。
這「風聲」就在耳畔吹得人心癢癢。今日報上說,慈湖後山從此有條件開放,每日接受團體報名,限額二百名。

今早到慈湖,看看可不可以得其門而入。見停車場車滿,廁所大排長龍。
大溪農會搭篷辦活動-慈湖後山行走。參與的人真是多!阿公阿嬤不計名分自動加入。

行到蔣公靈寢,見右邊一個小門打開;人很多,排隊緩緩進入。

一進此門,阿嬤的「第一次」又添了記錄。

『靈寢左廂背面』,那張照片,依揣摩,以靈寢為正向,這廂在左。
謁靈幾次,以自己的面向,右進左出,只走左右廂房的廊道,廂房門面窗櫺掩上,視線不曾穿透,就別說瞧他背面了。今日繞到背面見那建築,雖老舊但風度昂藏,舉相機照他一張,心滿意足。
一旁,有位路人出聲:攝影機就在那兒,妳還敢照-這裡一旦遭到破壞就找妳!妳還敢照…

我聽清楚了,但好意恕難採信!
我從沒遭受政府官方「無端破害」;迫害我的來自「民間」,我心確定!!!

步道二人並肩同步寬。人多依序緩行。
前方一位年輕的母親帶三幼童和幼童的「阿公」健行。這位母親真會帶孩子,教得孩子腳步穩當,嘴巴不聒不噪。一幼童走脫了一隻鞋,母子默契良好的馬上穿回去。這位媽媽還向後方停下腳步的人致歉致謝。良好身教,看得出來。

路邊見一張蛇蛻的皮。照下來,給誰當教材是那一瞬間的念頭。

其他照片是些個『點景』。依序由停車場邊的蔣公銅像公園起始、步道上人群、慈湖、靈寢前、後山、後池,而殿後的那一張是過了慈湖橋,走出慈湖後山,進入百吉步道,在步道旁邊就地自銷自產的農婦和買山上菜的登山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