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00年,在瑞士的登山火車上,聽到一位團友這樣說:「看看看,那不就是我們的『擎天崗』嗎?」雖然我不能做比較,至少也還知道他說的是陽明山的一片高岡。在鄰近縣市居住了二十年還不曾踏上擎天崗,當下不免覺得這有點遺憾,但「理性」很快把心情調整到「不是太遺憾」的舒適位置。那年代我輩同儕為了「起一個家」,大部分的人,勤勞節儉過生活,當時周休是一天半,用星期天的一早採買一周的新鮮糧草,再用一個半天打掃居家讓窗明几淨讓自我感覺良好,鮮少想要用腳走出去玩,而閱讀永遠是最好的出去走走的方式。
這德行,到退休了,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調整」。其實骨子裡還是捨不得花錢「去玩」的。
到2009年,阿公開始常常開車上陽明山。而小龐第一次上擎天崗在他二歲多一點,算是搭了姑姑的順風車:
http://blog.xuite.net/lingna_wu334/twblog/189276806
白鷺鷥在擎天崗和黑色的牛隻同步移動,
小時候看到的是白鷺鷥和灰色的水牛在一起.
雲來, 雲去, 天光隨著雲影明來暗去.
風很大, 帽子要顧好.
擎天崗下來之後, 車停在夢幻湖停車場, 再往夢幻湖 七星山公園走.
秋天的夢幻湖吸引許多人駐足攝影 ~ 從阿公的背影<分析>,
他衣服穿得不太夠, 氣溫攝氏18度.
夢幻湖步道兩旁的樹木在潮濕的環境中概括承受成這樣貌.
上下二圖, 用來向老同學花花致敬.
有花花上一回豐富的導覽,記憶猶新,今日才能輕易再度慢慢遊賞.
在七星公園看新店溪匯入淡水河, 照片看不清楚, 但足以喚起腦子裡的影像記憶.
突然飄來一陣雨, 在公園亭子裡躲雨, 並且旁觀野餐的一家人默契十足迅速收拾, 覺得會過生活是一種本領, 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