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022與癌共歷 (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下了乳房全切的決定,可以說是「很快」。

這個決定來自於正子的啟發。

正子把我全身上下左右翻查了3、40分鐘之後告訴我,我本佳人,我的身體好好的,好到正子也看不出毛病。

 

回首三年來,與癌共舞,敬謹謙卑,滿懷治癒的希望,

一旦「復發」跡象顯現,

孰可忍?孰不可忍?

何不趁著正子保證的安全時刻抽身,

我這就拆了妳的舞台,我不跟妳一起跳舞了!

來自正子的啟發

此生4次動手術,都在區區這一塊。

回溯第一次 2021/12月,門診手術切下一個不到2公分的腫瘤,檢驗為乳房三陰性癌。

隨即住院擴大清除,包括檢驗了三個淋巴結,而後進入化療、放射療,很辛苦的,連家人都一起辛苦。

第三次是今年2024/7月 我主動要求乳房外科再次門診手術切除硬塊。

來自正子的啟發

區區一乳,鏡頭拉近,面積也不小。醫材進步,健保給付跟不上(健保已經為我付了很多錢),外科自費的部分我都覺得很重要,照單全收,包括50℃的電漿刀、止血粉、傷口保護凝膠、長效止痛針劑等等。麻醉科自費品項有8,我擇其中3項:單次使用個人拋棄式術中恆溫系統處置;腦部麻醉深度監測儀器以及拋棄式影像喉頭鏡。

來自正子的啟發

來自正子的啟發

每次手術,一旦進到手術房,很快就失去知覺,病人通常處在無痛苦狀態,待恢復知覺一大段時間已經捲進過去,這一大段時間陪病的人最煎熬最辛苦。

來自正子的啟發

感謝「阿公」一夫當關無微不至的照顧

感謝雲在窗外陪伴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 本來以為,從「平胸手術」到「走」出家門,必然必須一段準備的時間。

沒想到,吊掛在身上的二組引流管一卸下,當日黃昏即走出家門在社區球場走了一個小時的路。

本來以為

夕照低在蒲葵劍葉上

本來以為

以當時所見的天空傳給老同學,

說我把身體的一部份留白,

還是抬頭挺胸走路,

如果看起來怪怪的,就當是眼睛的業障。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 2024/8/17

蝸牛大軍鯨吞了兩大盆「碧桃」,也蠶食我關照多年的「石蓮」,牠們連「美乳柱」都啃。這個夏天不但熱 還蕭條入裡。

↓ 好在「圓仔花」被跳過

雖然如此 但且放心

● 言歸正旨,承續上一篇 

在外科診間聽到病理醫師的報告,

「我不要化療!」,脫口而出。

(大家無聲 空氣凝結)

「再做個精密檢查看看,」醫師轉向助理護理師,以他們的術語聯繫,理出隔天核子醫學科有個空位。醫師拍手慶幸,積極為病患找路 搶時間。

一周後,正子檢查報告無異常。

當下我表達我相信病理醫師的檢驗。是黃醫師先一步清理了。

(又靜止了一下)

「再來怎麼辦?」醫師問

「由醫師決定。」我回答

(再靜止了一下)

「先做個『前哨』(尋找在乳房的前哨淋巴結),前哨沒有成功,再切淋巴結。」醫師看向我。

「好。」這回答,簡潔。

我可以理解切淋巴結斷癌細胞轉移的路,但不知道『前哨』怎麼做,而我無所謂,就是好。

「再不理想,最後就是全切。」這是醫師第三次提到乳房全切,

前二次我一樣回答「由醫師決定」,醫師聞言也是抬頭看我,我覺得那是一種閱讀,閱讀病人。

(閱讀的資訊匯聚到「視病如親」這個心房再出發)

仁心,我還沒有跟我的乳房告別;仁術,而且它還彷彿如昔。

 

「我會好好的,一直到我不好。」自然是如此,誰都不用擔心。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 2024/8/14

說「三陰性乳癌真的可能復發」;

說來話長,而且不是輕鬆愉快開心的事,慎入。

 

8%2F11 山豬湖

●16次化療20次放療,完成滿二年又二個月

6/11回診,腫瘤科蕭醫師在一系列關於血液、X光、超音波、乳房攝影等等的回饋後評斷:「看來癌是治好了。再來每六個月追蹤一次就可以,也會建議外科取出人工血管。」

可是我有疑慮,我表達乳房部分質感怪怪的,有一處很硬的部分摸起來像乾的小干貝,旁邊還連帶一些不柔軟的部分,其他的才是正常的。

醫師解釋那是放射治療的後遺症,舉例,有些經過放射療的頭癌病人得常常做張嘴閉嘴的練習,否則結痂、變硬甚至會影響喝水、進食。

腫瘤科醫師的看診著重在與病人交談和讀各種生化數據、報表;乳房外科除了聽病人口述,還加觸診與掃描,我想回外科看看比較實在。

6/26黃書儀醫師診察後,同意我的疑慮,排定時間,再次,親自,大面積超音波掃描另加六粗針切片。

超音波看不出問題,切片是良性的。

但我還是覺得我身體裡有異物在行進。

曾經被醫師讚美,警覺性敏銳的患者,

我向黃醫師表達我想除去來自我身體的異物感。

又怪怪的

2024/7/19 再次門診手術。切除的組織比第一次大,「阿公」目視,約二倍大。這檢體送病理醫師檢驗。

  7/30 看報告,不OK,病理醫師有疑慮。

  7/31 隨即排定正子全身斷層造影檢查(承受高放射量的精密檢查)

  8/8 正子造影報告,乳房除了有些開刀痕跡,無其他異常。

精密的檢查查不出異狀,但我不認為病理醫師出錯;我想是外科醫師妙手先一步移除了。

那少少、微微變異的細胞就在病理醫師檢驗的檢體裡面。

又怪怪的

● 回頭想,化療期間無數次的生化檢驗,其中的「癌指數」,0;這次正子斷層也抓不到異常,我就想,也許治療我的三陰性乳癌,外科就可以了!

16次化療、20日電療,未免太冤了。

剛好,社區一位醫護背景很強平常住林口長庚社區的鄰居,剛好遇到我的二位孫子,而打電話來問我「康復的進程」,我說出我可能「只需要外科」的想法,她說事情沒那麼簡單,化療、放療,也許抑制復發或延長復發的時間。她關心我接下來要怎麼醫療?分享醫療資訊,思考、判斷、選擇。 這可是落落長,就待續囉。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話說,以靠背坐姿進入救護車即緩緩換成平躺。

車上救護員察看傷處:「左眼角要縫,五針;上唇也要縫…。」我閉上眼睛靜靜聽著,心中希望沒有骨折。(眼角的傷是無框鏡架榫接的軸心造成,純鈦,匈牙利製造,世界數一數二的輕)

在急診室初步傷口處理後,阿公推著我去照了頭部和手部X光(左手背血腫一大包,右手背流著體液。向前撲跌,傷的竟是翻轉的手背)。

確認沒有骨折接著進行傷口縫合,感覺麻醉範圍不小,縫針來回次數也不少。一位縫,一位擦拭血水,我緊閉著眼睛清晰聽到:「外面那個好吵,是怎樣?阿姨傷得這麼重,一滴眼淚都沒掉,」 (現在才想哭一哭。)

現在,10/29,事發後22天,縫線拆了,覆蓋線孔的膠帶也撕了,早晚以一種矽凝膠在清潔後塗覆,撫平傷口,三個月為期。

一葉知秋

養傷期間仔細反省,不再藉用千憂解、鎮頑癲這些神經相關藥品來堆疊新的副作用。

回腫瘤科門診,醫病雙方確認不再試藥,由我增加運動,特別是「走路」。

關於走路,初中時候家政老師教我們走路時讓膝蓋內側微微相觸,聽話的學生一直這樣走路,現在不這樣走了,佝僂老婦,左右不犯才穩。

「一葉知秋」,知道秋天有多麼美。

一葉知秋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為治療「手麻腳麻」(化療藥物「紫杉醇」的副作用),腫瘤科蕭醫師最先以「千憂解」讓我試試看。服用第一回合30顆的千憂解,本來是等待還有間隔二個月之後的固定追蹤回診再說。卻因故提早回診,醫師順便再開「每日一次,一次二顆」的6週分量。服用二天,半夜乾嘔,我自己調回一天一次一顆,也在服用30顆之後 覺得無效,自動停藥(我還有54顆千憂解庫存)。然後在定期追蹤的門診,醫病溝通,我依然不能釋懷手麻腳麻,蕭醫師換一種以治癲癇為主的〈鎮頑癲黃色膠囊〉,每8小時服用一顆,一天三顆,服二週、停二週,加開回診單。

鎮頑癲〉的臨床用途:治療癲癇及神經疼痛/建議避免開車或操作危險機具/若發生皮疹、發燒、淋巴結腫大應儘速回診

服用「鎮頑癲黃色膠囊」逐次、逐日記錄

↑藉血壓紀錄表幫助定時服用,已完成的打√,然後寫上下一次服用的時間;一日3次服畢,預約隔日的第一次。

鎮頑癲於我的副作用,那陣子,換藥之前,晚間睡眠就不好,醫師開安眠藥「優樂丁錠」伴用,還是產生「複視」,還久久不退,吃二天就停。除了繼續睡不好,我的腳步更笨拙,眼睛更不靈光,卻是乖乖的,「把42顆鎮頑癲吃完」。這次怎麼這麼乖?一言難盡。

於今,停藥一周了,除了手麻腳麻沒改善之外,睡眠有改善,睡眠改善眼睛跟著沒那麼惡劣。不免思考兼猜測一周後的加開門診時間醫病雙方該如何、會如何。

 

↓經過小犬颱風雨澆灌後的植栽

10%2F4小犬雨中

千憂解之後鎮頑癲

千憂解之後鎮頑癲

10%2F5 略減枝條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2023/8/9 千憂解×2

被延長線絆到了,霎時頗驚險,但轉頭忘了。

女兒幫我全身按摩發現左手臂一片「烏青」,剛好那隻手臂本來就不完全自在,但我也沒法解釋烏青,卻引來極惡猜測(血小板過低、甚至…),馬上上網掛號,提前回診。隔日巧遇醫護背景很強的芳鄰,芳鄰查看烏青之處,斷言是碰撞造成,才引我想起那次碰撞。

一時頓生的憂慮解除但保留掛號,打算就討論試用「千憂解」緩解化療後遺症手麻腳麻的問題。

30顆千憂解已服用完畢,服用期間感覺有改善。斷藥近20天似乎又恢復原狀況,就此提前回診跟醫師討論也好。

(千憂解的臨床用途:治療憂鬱症、糖尿病周邊神經痛、廣泛性焦慮症、纖維肌痛。)

醫病雙方討論後,蕭醫師把每天的用量提高為一天一次一次兩顆。我領了84顆。

新用量的第一天第二天,半夜都起床乾嘔。看來我的容忍量是一顆,基於總量控管,二天停用,之後再繼續、再觀察一天一顆的效果。

我將吞下114顆千憂解?有人吃這麼多千憂解嗎?

 

IMG_0421.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19(第6次放療日),周間門診,侯醫師開二條容量都是5gm的藥膏:如果皮膚紅 擦「貝可舒」軟膏,如果皮膚癢 擦「強力舒美藥膏」。

○2/9門診(第19次放療日)醫師再補上一條容量四倍 20gm,1%燙膚舒乳膏,若出現燒燙傷膚況就使用。

●放療室和門診間的醫護都交代,放療影響,現在皮膚脆弱,療後的二周還在觀察期間,所以:

洗澡輕輕柔柔,可別因為一段時間沒有好好洗澡而又搓又揉。胸前劃的放射辨別十字黑線(左右蜿蜒到胳肢窩) 定點上貼的保護膠帶要等它們自然脫落,受外力侵沁自然會脫落~之前是好好維護,不可以使用清潔劑也不可以蓮蓬頭沖水,連洗頭都得確實向前彎身,慎防清潔劑來到。而主要放射區貼著的那片透明「放射線皮膚炎的預防性敷料」也不要自行撕下,回診再由護理師卸除。

遵照醫囑,小心行事。

●這日,療後第五天,皮膚沒有紅沒有癢,也沒有脫皮現象,備用的藥膏,都還沒有派上用場。

放射對皮膚的影響有大數據在,我特別了?為此去訪一位歷經38次放療的前輩。開心她也沒有皮膚不適的問題。醫療技術進步中。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 Feb 11 Sat 2023 20:38
  • 保重

●2023/2/10,第20次放射治療完成

「保重」,二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控制人員同步言說,替代了「明天還要來喔」。

「我不會再來」,木心也曾這麼說。但是沒有人知道明天。

IMG_7555.jpg

像16次化療一樣,頭到尾,次次銜接沒有延日。

模範病人,夫妻一起辦到的事。

被疾病未知的威打趴,忍氣吞聲,步步入彀,彀弓而獸伏鳥下。

「斯人斯疾」,是感嘆好人患了惡疾。

我是好人?不敢!

「病從所願」詩人隱匿,以一本書的份量宣稱「我知道病是怎麼來的」,讀來戚戚。

朋友也讀了,急著拉我:「你不一樣你不能受她影響(拒絕官方版全套治療)」

其實,人在平流層是沒有甚麼差別的。

IMG_7553.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春節假期期間,亞東醫院,我就醫的相關部門都是休4天,其中二天還是周六、日,頗有人命關天不可輕忽之感。

從除夕到大年初三,是「我們」的假期(可是初三的明天要上班),在一日之中,每每思及「明天不用上班」,瞬間愉快上心頭。

話說在放射療程中,搭配每周一次醫師門診。五次放療後的第一回門診,侯醫師檢查皮膚狀況,並預防性開出二條藥膏,一防紅腫,另一止癢;並問在治療室裡是否有不舒服感(幽閉空間),我沒有這項恐懼症,但是我還不能放鬆,一直希望時間趕快過,期待機器把我從艙裡推送出來的那一刻。

在之前的化療,一坐就是二個小時、三個小時,甚至四個小時,身心的委屈,次次堆疊,內化成我不耐「定位」。看一部影片,要定格、起身好幾次;動不動就出門騎腳踏車,球場繞圈圈也好,天氣冷也不例外………夠了,適可而止,不要自己申冤。

現在是星期五下午,已經離開醫院數個小時了,「明天不用上班」,後天也不用上班!!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在化療中,生化檢驗一路跟隨到療後還繼續追蹤,其中腫瘤指數一直是隱微為零,大膽豪放想,也許外科切除已足夠,不想還要放射治療,實在不服,以特快的速度上訴到台大癌醫中心尋求第二意見,以為會得到「化療16次」是夠了的普世客觀。但並不是。向前走,無奈。

●放射腫瘤科侯醫師同步安排心臟內科門診,心臟內科醫師再安排心臟檢查:運動心電圖檢測心臟功能,超音波顯示心臟構造。二者尚屬正常。

接下來,填寫接受治療的同意書,並上衛教課以及製作模具 模擬定位以固定放療時的身體位置。

定位模具製作花二周時間,模具成型之後即開始放療,天天,唯有週六、日休息。

天天上醫院,在約定時間接受30~15分鐘,躺著,不動的放射治療,有著必須準時上班的感覺。

心胸鈣化,「如何確定自己是個順受的好人」是個難題。

 

到亞東醫院「上班」1%2F13那日星期五

     ●謝謝小心翼翼一路陪伴的「阿公」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心生抗拒 尋求第二意見以解惑以平息

首先問向醫護背景很強的芳鄰,她在我化療前給我的生活公約落落的長面面都俱到。我向她細數我歷經門診手術、住院手術的患部切除,之後再經16次化療:二種紫杉醇、癌德星、小紅莓,都用上了,到現在,半年後了,鼻腔偶爾還傳來化學香…,我Line過去,她Line過來,Line來Line去結論是:「你還是要做啦,醫師護理師會給你問明白的。」,果然醫護是有信仰的,堅定的信仰。

接著,遠方的女兒再為我尋求第二意見的核心,輾轉傳給我台大癌醫中心放射腫瘤科楊文綺醫師的網頁,我直接在其上掛號。台美兩地,時差13小時,這事在24小時內定定,很欣慰,當年稱我「王媽媽」的青年學子們,社會中堅了。

從亞東血液腫瘤科的蕭醫師、放射腫瘤科的侯醫師以及台大癌醫中心的楊醫師,對放射治療的好處(必要)說法是一致的:經過放療,防癌再生的效果等於全切除;三位醫師也都提到三陰性乳癌好發,防著點比較好。楊醫師還笑問我不會想要回頭全切除吧,那不但外觀改變大而且血管的問題不是小問題。

○2022/12/29回到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仔細閱讀放射治療說明書,並簽下電腦斷層模擬定位同意書以及檢查/治療同意書和自費同意書。

自費部分其中一種是皮膚保護膜敷料,由護理師敷覆,在20次(日)的放療期間需要二張,自費一張醫院送一張。

另外的自費項目和心臟有關。亞東醫院研發一種「螺旋刀」放射治療系統,搭配電腦斷層智慧擋塊,心臟所受放射線劑量可由12—18Gy降至5Gy左右。阿公在網上搜尋到這篇亞東醫院謝忱希醫師的報告,安心許多。我聽「業內」說法是,健保給付的「直線加速器/弧形刀搭配X光驗證片」也不差,二者並沒有很大的差別。 為了安阿公的心,我也簽了導航螺旋刀影像調校的自費同意書。一路走來,阿公的苦也許甚於我,不要吝惜身外之物才是對的。

 

台大癌醫中心一隅

↑台大癌醫中心一隅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化療後,每三個月回門診與醫師對談並接受各種檢查追蹤

2022/12/16,回診第二回,也就是半年後。

蕭醫師提出我還沒有「放療」,「有啊照過X光幾次」,「是放射治療,就是電療。7、8月時疫情緊張,,,」

聞言我沉默。我的癌細胞並沒有走遠,堂堂16次化療不夠?

化療的影響還在身上:手麻腳麻骨密度降到紅色警戒區心臟狀況更是不得而知有待後續檢查,接著又要來個會傷心臟的治療。

心生抗拒。我不想再上戰場。

我表達皮肉「曬傷」我可以不在意,但我擔憂我的心臟……

醫師說現在醫療技術進步很多,乳房保留術,癌區域還在,如果加上放療,效果相當於全切除。

我還是接了蕭醫師給的一張五天後(12/21)放射腫瘤科的門診預約單:

「跟侯沛羽醫師談談,她會更仔細回答你的問題。」

 

IMG_6890.jpg

 

【待續】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6月17日,完成十六次化療療程、畢業的那一天,

「阿公」照慣例提早出門,沒有莫非。

  正是社會中堅的上班時間↓

6%2F17

 

兒子Line給我一張現代浮世繪圖,說一個男人為太太開車門,二者中必有一是新的。

我告訴他他爸爸為我開車門已經半年多。

6%2F17等待陪伴

 

●到化療中心報到,先測血氧、量體溫、量每分鐘呼吸數、量血壓。

因化療的關係,好久以來血壓偏低,這次出現我「心因性」的高,145/88

量完這些,末端的護理師檢視電腦存的最新生化數據和醫師的處方跟病人對話,之後列印醫師處方,由病人自己或家屬去批價領藥:有化療藥品液、療前櫃台口服藥、療後返家三日口服藥 用以調節免疫功能、抗發炎以及精神安定藥,治療噁心及嘔吐。

此外,醫師還有處方,接下來連著注射三天的白血球增生劑,增生被破壞的白血球,好讓我在七月可以打莫德納第四劑。

除了化療不可逆的某些副作用,新北亞東醫院的醫療照護可以說非常周到。

IMG_5198.jpg

↑化療座椅,醫師在門診時排定的,這回22號,正是師專五年的座號,視為幸運碼,

核心家庭在社區「22巷」住十多年,後傳給兒孫居住,更新整理裝潢,兒奉上房租,增我經濟自由。

IMG_5200.jpg

回到家,下午一點多,餃子當午餐。

午休後,仔細清洗這個從第一劑莫德納陪我上醫療場所至今一年的類帆布包,謝謝共犯難。

IMG_5202.jpg

 

畢業那一天的行而外就是這樣。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莫非:莫不是;無非;不就是

墨非定律:如果有二種或二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選擇了去自投羅網以致扼腕哀歎不已。此外,它是一種近似反諷的幽默,愈是擔心就愈是發生!

 

話說

6月10日腫瘤科門診,一進入診間,蕭醫師第一句話:你就要畢業了。(就要畢業,這事,已在我心上想望、等待很久了。)

6月17是預定的最終回化療。每次化療之前由醫院執行抗原檢測,我為這最終回必須配合之快篩失眠,閒來就起擔心,深怕應了「莫非定律」以很少與人接觸幾乎與世隔離的生活型態篩出「陽性」。(疫情指揮中心統帥陳時中確診、桃園市市長鄭文燦確診,,知名的確診者在螢幕上一直爆,一直爆,本來很少看新聞的,現在看個不停,果然,疫情中心又增三例確診,四面楚歌響起,莫非啊)

我如期接受每一次排定的化療,我應該如期畢業,這是合理的期望。之前,每次的快篩,我心無罣礙,從不疑慮;這次,心思大不同。雖然除了手麻腳麻,我沒有其他不舒服之感,也沒有任何呼吸系統的細節違和,可是心裡卻忐忑忐忑,恐懼著世事難料的莫非定律。

 

6%2F14往亞東快篩

↑阿公他驅車送阿嬤我到亞東醫院快篩,國道3天空一朵特別的雲,吸睛又討喜,充滿想像(實景麻利立體多了),莫非?莫非的莫非?

 

 

 

●快篩結果

IMG_5167.PNG

摩非先生的英靈沒有降落,感恩。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自從防疫中心以「台灣社交距離」取代「實聯制」,

每日晚間9點多會收到訊息回饋,

多日以來一直是「尚無接觸風險」;

直到

IMG_4883.PNG

 

●5月20日,化療前一周的門診。

這次門診,醫師同為蕭醫師,診間則是由二樓「血液腫瘤科」轉移到地下一樓「婦女中心」,也就是把乳癌、卵巢、子宮頸癌等分離出來。

「婦女中心」,把男性陪病者隔離在外間。我第一次到亞東醫院來掛「乳房外科」就是在婦女中心。

這回看完診一出診間,一位年輕女性同胞迎上來:「姐姐,你的帽子在哪裡買的……」短短三分鐘的交談,在回家路上我即思考是否有可能以外圍有限資訊:她說這是她第一次的腫瘤門診,乳癌二期,沒有讓娘家知道她罹癌;外表,算是有點胖胖的,到肩的直髮淡淡的深褐色,,如果能透過蕭醫師找到她,我想支持她化療期間的營養補給:速養遼、雞精、合利他命……;把家人、朋友給我的支持放送出去;罹癌之人,彼此間不該有太大的差異。

知道她確診COVID–19,更懾於一個人要承受不知道有多少的時也命也。

●至於我,4月底,喉嚨痛,影響食慾,清清的鼻水不知不覺往下滴,沒有發燒,不知是純為化療後遺症或是感染了流行病,醫師開了「得百利寧」(百服寧),我還忍了數天,直到被6萬確診數嚇到才按指示每6小時服用一顆,5顆之後,不痛了,食慾好許多。在這次520的門診 主動跟醫師討這個藥備用。

●現在,距離「與確診者接觸」超過48小時。

除了手麻腳麻,我沒有其他的不舒服,心理上也相信「不會怎樣」。

回想與那位年輕女士雖然面對面(距離真是太近了,很少與人這麼近說話)但是她顧及隱私,以很小的音量說話,發射的力道是壓抑收斂的;而我深深被確診數驚嚇到,從醫院回到家即刻沐浴,衣物也是從頭清洗到腳。也許這二者都算是「空間」。

驚險,有驚有險,有驚無險,大家都得小心地過這樣的日子。

前一日在亞東醫院快篩陰性

前一日在亞東醫院快篩為陰性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有芳鄰夫妻倆,遂行一趟「半年前請的假,一個月前訂的房」,合歡山行。

下山回來,帶個台灣最高咖啡館的咖啡杯,

望我遁入杯中轉移注意力躍脫病體發揮想像,

想像「高山上和煦的風、快樂的雲和璀璨的星空」。

特別叮嚀此杯宜先喝喝溫開水,咖啡慢點來。

 

5%2F9

但是,溫開水有專用杯 不容取代,

即以南瓜濃湯注入,天香天色,

順便謝謝阿公這陣子以來周延的照護。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邁跡」一詞借自木心先生,意旨「無所因而奮發自主」,自然而然。

常在小院中坐,看植物生長,心中佩服也感恩植物給予的「一切」。

IMG_4406.jpg

IMG_4408.jpg

IMG_4760.jpg

 

4%2F27

5%2F4

IMG_4784.jpg

 

IMG_4759.jpg

5%2F7

 

5%2F8

5%2F8

5%2F8小龐視角

三年前鄰居贈的孤挺花,第一次開花,比母株慢許多日,也瘦弱幾許。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承蒙媳婦小潔關注病中身心療癒,

不但各種營養品「試探性」一一補充,

她精緻豢養的三隻貓更是不言而喻的「療癒」。

IMG_2126.JPG

IMG_4240.JPG

3%2F30

4%2F2

IMG_4578.JPG

4%2F24

IMG_4772.JPG

 

IMG_4756.JPG

IMG_4764.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多少不想上學的孩子還是去上學,不然,壓力更大、未知更多。

●5/5,化療前一天,安排抽血與「抗原快篩」採檢。

新冠疫情「爆發」,5/4那一天確診2萬8420例,可以想像重災區的「新北」的重要醫院篩檢量必然大爆發。隔天就要上亞東醫院,而且有「快篩」這項,槍林彈雨一般,心情很沉重。完全沒想到醫院有所應變!

亞東醫院調配耳鼻喉科的一門診間 ↓

5%2F5

把院內病患和社會人士分流,當下讓我這個病人安適不少,慶幸醫院領航快速應變。

 

●5/6到化療中心報到,向護理師展示手指甲「白」(與肉不密切連接的現象)到二分之一處,腳指甲也是:「我的指甲快要剝落了?」;另外表示上次化療,三周以來,手足一直都很麻。請求她跟在門診中的蕭醫師聯絡,說我請求調低處方的劑量。源於4/26的門診,醫師讚美我身體各項指標都好,他給我標準劑量的處方(年輕人和老年人,上下各有一級)。我想想越想越委屈,我邁入69,台灣人逢9避凶會說是70,我是老年人無誤,副作用又那麼強,所以在化療中心執意請求調降劑量。這個請求成功,寬心一些些。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