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緯23.5度,
嘉義的「北回歸線紀念碑」,是昔日上學路上必然的視野。
離鄉初期,以火車回家,還會經過它。
國道興起,高速鐵路再奪路,好久好久沒有經過這段省道(台1線),
↓ 這日行經,省道似乎更寬了。

↓「北回歸線紀念碑」豪華版,已不是記憶中的那一座。
關於這「第六代」北回歸線紀念碑,在網路上找到圖和文豐富有如教材的一篇【遊記分享】
北緯23.5度,北半球的位置標誌線在台灣本島上,
有嘉義縣水上鄉和花蓮縣豐濱鄉建設了紀念碑。
以嘉義水上的「北回歸線紀念碑」為中心點,
向東延指,經過嘉義市、中埔、番路、阿里山達邦,‧‧‧‧ 花蓮豐濱。
向西則經過太保、朴子、東石。
「北回歸線紀念碑」是嘉義的象徵之一。
這次回嘉義,就從這裡開始「補課」。
下圖這座第五代的北回歸線紀念碑是記憶中的,它以原樣退讓在一旁。
接著是「嘉義公園」。到嘉義公園時刻接近黃昏。
嘉義公園,好多畫家畫過,
以家鄉作畫的陳澄波首屈一指。
席德進,水墨嘉義公園。
不久前在國父紀念館也看到陳銀輝的油彩嘉義公園。
歷來,許多嘉義市的學生循著前輩的思路到這裡寫生。
嘉義公園在畫裡得到更永恆。
公園是大家的園地,公園的保舊與創新人是主要因素。
以下三圖,跟隨著二位有溫情關係的人移動。
1‧老太太把枴杖斜支在腿上,雙手為她的外國幫手照相。
2‧依傍行走
3‧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