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也是遊蹤 (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PhotoWindow_20170425203708.jpg

                            桃園農業博覽會 彩繪稻田

 

 

有一天,「Line」來了一個訊息:某某加你為好友。

我檢視「頭像」和姓名英文拼音,沒錯,是我的老同學,一位彼此心靈上「不曾疏離」,可貴的老同學。

馬上連結。

Line」又送來一個訊息:送個訊息給某某吧。

照辦。在「Line」提供的圖盤裡選一個圖送了出去。

然後,就有段時間沒有「接觸」手機。

(我離「低頭一族」很遙遠,我都端坐在電腦前…,這樣有差別嗎?)

 

隔天早上才讀到「老同學」傳來二則相同的訊息:

請問你是?  下午906

請問你是?  下午1150

真是折騰她了。我趕緊說明白。( 我在「Line」上貼的頭像是小孫女「Audrey」,名字英文譯音採用洋音「na」)

就此,我的Line多了一條接續年輕時代繼續分享這人世間種種我們「在乎」的熱線。

 

 

同學退休後把時間分配在台南的核心家庭與嘉義市的原生家庭。

這日,她在Line上說「查了朴子五種美食,說不定陪母親去看看。」

 

接著問:

「要我代探望令堂否?」

 

「謝謝你,可能很難聊,再說吧。」我的回答

 

「別客氣,老人家會高興,毋需多言說。等你地址。」

 

我傳了地址,說了地理指標,再特別提醒我媽叫我阿『那』,

有別於同學叫我阿『挪』。

 

就這樣,同學出發了,我也跟阿公出門。

 

下午回到家,阿公告訴我有通朴子家裡的來電 ~  電話裡傳來我媽媽開心的言談。

 

「我媽媽要我謝謝你。我更是感謝你。」

 

「看到令堂很健朗,比我媽年輕三歲……」

 

 

 

現實中,同學和我都是男女通通算在內的出生別長字第一號,是讓我們的母親成為母親的第一人,也許這緣故,母女情感牽繫深。豐沛到溢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但是,其實,我更相信「個別因素」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心靈上不曾疏離」,沒有言過其實。

 

 

 

PhotoWindow_20170425203739.jpg

                 巨人農夫  農夫巨人 (桃園農業博覽會)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桃園農業博覽會在4月22日(六),地球日那天,開幕

展至5月14日

車輛進出口,在台15線,52K

 

PhotoWindow_20170424223256.jpg

 

PhotoWindow_20170424223334.jpg

 

PhotoWindow_20170424223437.jpg

 

PhotoWindow_20170424223509.jpg

 

PhotoWindow_20170424223545.jpg

 

PhotoWindow_20170424223616.jpg

 

PhotoWindow_20170424223149.jpg

 

PhotoWindow_20170424223701.jpg

↑ 豐富多樣的食物是農業產品的終端

 

PhotoWindow_20170424223735.jpg

 

PhotoWindow_20170424223808.jpg

 

以上攝於4月24,周一。參觀的人比想像的多。

區域交通管制,車輛被引導至台15線52K進出。

 

下圖,在114縣道12K,車內攝取的影像,桃園大圳的極西。

PhotoWindow_20170424223839.jpg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4月15,周六

「阿公」想往南走遠一點。

多遠?

最少也到卓蘭、東勢。

 

 

邊走邊「想」這路怎麼走比較好。

偏好國道3,但不得不轉國道1。

是在苗栗上72快速道路往東接上台3,126K處,

或是三義出口銜接苗52(鯉魚潭路),匯入台3線,約在145K處,

哪個精省?

後來在國道1讀到125K的「頭屋」出口即銜接72快速道路,

就在頭屋交流道下高速公路,真的很快接上72快速道路(12K)。

( 頭屋交流道,第一次使用。老友鳳蓮的家鄉,父母的地因增設的這個交流道而大部分被徵收 )

 

IMG_5942.JPG

↑ 72快速道路西起後龍(國道3),東接台3線126K處。在盡頭左轉,是北向獅潭。右轉,南向大湖卓蘭東勢,,而一點鐘方向是往泰安的捷徑。

 

在台3,158K,東勢大橋的北端轉入台8(中部橫貫公路)

IMG_5948.JPG

 

台8線的起頭段,陸橋右側下方是河濱公園,

榕樹高大而且枝葉特別茂密,

大片綠草地和遠處的「花毯」,初次來到的小驚奇。

PhotoWindow_20170416185323.jpg

 

沿途的山景樹影都是風景

IMG_5965.JPG

 

IMG_5969.JPG

↑ 從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入口看山。

在此停車上洗手間,換鞋。

上次到此一瞥是12年前阿公剛換了下圖這部四驅休旅車,

再度來到,算是這車「退役」的告別之旅。

依依不捨,但是新車不久將來到。

 

IMG_5971.JPG

 

IMG_5972.JPG

 

從台8線32K篤銘橋右轉進入八仙山專用道,4公里多的路程,

照指示把車停在第二停車場,

再由「清風亭」往下走階梯步道到「遊客中心」

 

IMG_5974.JPG

 

↓ 登記住宿與餐飲的地區,與住宿的小木屋同高層

IMG_6005.JPG

 

IMG_5999.JPG

 

有山有水,還有瀑布。

 

IMG_5979.JPG

 

IMG_5980.JPG

↑ 河邊,不知名的「花」。

(那花是密花苧麻,現在山裡應該有不少 ~大魚老師悄悄說)

 

↓ 河邊,公共廁所旁,一棵立牌的高大的「無患子」。

IMG_5990.JPG

 

↓ 表演的場地,以及人工開鑿的水道與小池

PhotoWindow_20170416185533.jpg

 

↓有導覽人員解說的團體

IMG_6004.JPG

 

開了好長的路,

在此停留一小時,

所以以「瞥」為題,

也是說,過程比目的重要?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4月12日,

石門水庫,小雨。

 

IMG_5843.JPG

 

IMG_5844.JPG

 

 

石管局,大草坪,流蘇花白

IMG_6098.JPG

 

一對新人在流蘇樹下拍婚紗

PhotoWindow_20170412163746.jpg

 

二位舊人在不同位置旁觀

 

PhotoWindow_20170412163857.jpg

 

想必是,當時已惘然。

致上祝福。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4月1日,

已是昨日的那趟出遊,規劃的是位身手矯健的健行好手。

除了主打「十分瀑布」,

還有「深澳漁港,象鼻岩」,

還有「黃金博物館」,

還有「無耳茶壺山,陰陽海」。

夢幻行程,會成真嗎?

 

IMG_5358.JPG

↑ 深澳漁港的一面靠山稱「印地安酋長」

 

↓ 為了完全行程,邁開腳步。

IMG_6045.JPG

 

IMG_5365.JPG

 

曠野中的身影

 

IMG_5368.JPG

 

「象鼻岩」,

風大,飛沙,「可預見的危險」。

IMG_5370.JPG

 

聽到有人說起「野柳」,接話的人認為比野柳更野柳。

 

IMG_5371.JPG

 

看,大家乖乖和危險保持距離。活得越久領得越多啦。

IMG_5377.JPG

 

IMG_5389.JPG

 

在深澳漁港的碼頭繞繞,一艘海釣船亮起燈火賽太陽 ↑

 

IMG_5391.JPG

 

在伸入海中的碼頭看見三位下船沖洗 真不怕冷的年輕人。

看向船裏頭,

和19世紀的捕鯨船一併思想,

海上男兒若不能理性地降低自己的動物等級,

恐怕是痛苦難收。

 

IMG_5394.JPG

 

氣象預報的雨真的在中午12:00下下來。

一行人也真的在下午1:30抵達瑞芳「黃金博物館」,

導覽人員等候在「瑞芳車站」遊客中心,隨即開始園區導覽。

 

IMG_5400.JPG

 

因為下著冷雨,

也因為早有不想進入室內展館的念頭,

所以閃入「文創咖啡館」,

以至於我「現在」還沒睡。

 

IMG_5402.JPG

 

雨實在不小。

導遊的林小姐在還是晴天的一開始的行程講解即一再暗示「無耳茶壺山」的階梯不見得適合各位學長姐,屆時請務必量力而為。

這下子,順天意,甭去了。

改去土城一座糕餅山。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3月31,星期五

跟隨仁和國中退休聯誼會出遊

晨光中出門

 

IMG_5315.JPG

 

直奔「十分瀑布」,停留二個小時。(上午九點開門)

 終於我也來到這個「大家」都來過的景點了。

座位在遊覽車的左側,不知行進間的道路銜接,有點了解「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無趣成因。

 

PhotoWindow_20170331211944.jpg

 

IMG_5330.JPG

 

IMG_5340.JPG

 

IMG_5343.JPG

 

IMG_5344.JPG

 

IMG_5349.JPG

 

平溪的天空飄著「天燈」

IMG_5357.JPG

 

這算不算是是大小孩老小孩玩火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3月24,週五,

一早出門,石門水庫,

由大溪端的「坪林」進入。

( 石門水庫的開放時間是清晨4點到晚上11點。)

就近在「溪州公園」停車場停車。

 

IMG_4941.JPG

 

含水的青苔綠是這時節的代表色

 

IMG_4930.JPG

 

IMG_4922.JPG

 

草地綠坡 像在石間流瀉的水波

 

IMG_4920.JPG

 

 

再從溪州公園停車場邊緣走「欒樹林步道」下到後池南苑。

↓ 桃園大圳的起頭

IMG_4946.JPG

 

IMG_4949.JPG

 

IMG_4958.JPG

 

後池南苑(以前的「亞洲樂園」),工作人員整理草地。

走過「石門水庫環境教育館」,在靠近坪林入口那兒有個捷徑步道上到溪州公園。

 

視線內,一位揹著背包,敏捷獨行的女性同胞彷彿在說:請跟我來。

二人又很有默契地跟隨,因而首次走進指標標示為「石門山林」的領域。

 

↓ 回頭順光望向馬路對面的大客車停車場

IMG_4959.JPG

 

步道寬,平坦,緩坡,

除了紫藤長亭,前方還有個椰子樹環抱圓形水泥廣場。

 

IMG_4961.JPG

 

廣場是左側的盡頭,右邊還有林間步道往上行。

第一次來到,剛剛前行的人早就失去蹤影,二位新鮮人且行且看。

走過一段碑林,我認不得幾個字,感覺歲月久遠。

接下來下坡的路上長滿青苔,好在二人都有持杖,慢慢走,平安抵達的終點是剛剛的入口右側的山路。

我們算是走了一口「布袋」。

 

IMG_4964.JPG

 

 

● 午後陽光,且說是2017年以來最強的。

午後2點,我在社區走走,

牆上欒樹的影子和杜鵑花,對影成三。

 

IMG_4967.JPG

 

IMG_4972.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3月17,下午,石門水庫

以下11張照片是由身高139公分的小龐用手機拍的。

另有三張,小龐「動了特別的手腳」,

我得到「市集」裡去找程式才讀得出來,

考倒我了,放棄。

 

FullSizeRender (2).jpg

 

FullSizeRender (3).jpg

 

FullSizeRender.jpg

 

IMG_4371.JPG

 

IMG_4372.JPG

 

IMG_4375.JPG



IMG_4376.JPG

 

IMG_4378.JPG

 

FullSizeRender.jpg

 

IMG_4388.JPG

 

IMG_4394.JPG

 

 

 

以下是150公分高的手機視野

IMG_4370.JPG

 

IMG_5826.JPG

 

IMG_5829.JPG

 

IMG_5833.JPG

 

IMG_5839.JPG

 

IMG_5846.JPG

 

IMG_5852.JPG

 

IMG_5855.JPG

 

IMG_5857.JPG

 

IMG_5858.JPG

 

IMG_5864.JPG

 

石門水庫當時水位229.45公尺

 

IMG_5866.JPG

 

總共23張,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3月16,

竹南,崎頂,舊山線子母隧道

 

阿公小時候,由嫁到崎頂漁家的大姊帶領,遍遊崎頂海水浴場。

這日,帶著童年記憶來到此地,就從「崎頂火車站」開始。

 

IMG_4273.JPG

 

火車南下北上頻繁飛掠過,

 

IMG_4303.JPG

 

崎頂是區間車才停靠的小站。

 

IMG_4274.JPG

 

耳聞舊山線「子母隧道」,終於專程來到。

十點出門,太陽沒有露臉,但也沒有雨下下來,天氣算還好。

到目的地那端的崎頂火車站,天氣也還好。

 

 

 

子母隧道的指標明顯。

IMG_4275.JPG

 

IMG_4281.JPG

 

短一點的「子隧道」在南

 

IMG_4282.JPG

 

 

IMG_4283.JPG

 

北隧道比較長,為母。

 

IMG_4284.JPG

 

隧道內天頂是以紅磚塊砌成

IMG_4298.JPG

 

隧道外留下一段鐵軌,喚沉睡的記憶醒過來。

IMG_4286.JPG

 

從林間隙看到海

IMG_4296.JPG

 

在此遇到的「花」

PhotoWindow_20170316161717.jpg

 

在「龍鳳港」吃午餐。

下午1點半,開始下雨,不小的雨,回家吧,

發現從龍鳳港(61線)上國道3 (115K) 北返,很順路省時。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關於鯉魚潭水庫」,

供應苗栗、台中地區用水的水庫,

我們平常不是喝這個水庫的水,

路過賞個景。

 

台3線南向,141.5K,橫跨景山溪的「景山橋」是到了鯉魚潭水庫的定心點。

到143K,台3左旋往東勢發展,

而右邊的公路編號「苗52」,往三義,算是鯉魚潭的環潭公路。

 

台3線上有幾處為賞景的人設置的停車場和觀景台

PhotoWindow_20170312090452.jpg

 

剛剛車過景山橋面,這會兒在此回看景山橋側面。

 

PhotoWindow_20170312090526.jpg

 

↓ 進入水庫工作站及綠地樹林(生態公園)

PhotoWindow_20170312090721.jpg

 

↓ 眼前木棉和老緬梔,還在光裸中。

PhotoWindow_20170312090607.jpg

 

↓ 高大又茂盛還正著花的「紅瓶刷子樹」

PhotoWindow_20170312090140.jpg

 

↓ 許多「酒瓶蘭」分散在各處群聚

PhotoWindow_20170312090755.jpg

 

PhotoWindow_20170312090826.jpg

 

靠近路邊的木棉,小小花樣

PhotoWindow_20170312090900.jpg

 

PhotoWindow_20170312090933.jpg

 

潭邊,路邊,供應不同食物的餐車

PhotoWindow_20170312091008.jpg

我們以蘿蔔絲餅加紅豆餅為晚餐,都是濕軟麵皮多油煎成,吃得好開心。

 

PhotoWindow_20170312090313.jpg

 

從三義走台13,銜接「竹南交流道」從國道3回家。

九點出門,九點回家,12小時,車行262公里路。

這樣玩,有點太超過,

可退休人士,無法納管。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瘋了,

之前有一時陣,聽台媽這樣慘叫。

我才瘋,

無聲回應。

 

可,我也買菜也煮飯也蒔花也弄草,

宜家室,怡山水,

哪裡瘋?

就是瘋。

 

 

 

 慈湖後池,照片20又2張。
 

IMG_2744.JPG

 

IMG_2748.JPG

 

IMG_2751.JPG

 

IMG_2750.JPG

 

IMG_2760.JPG

 

IMG_2773.JPG

 

IMG_2762.JPG

 

IMG_2766.JPG

 

IMG_2776.JPG

 

IMG_2782.JPG

 

IMG_2788.JPG

 

↓ 從高一層的「辦公室」區看林蔭步道

IMG_2789.JPG

 

IMG_2790.JPG

 

IMG_2793.JPG

 

IMG_2801.JPG

 

IMG_2805.JPG

 

↓ 走進肖楠樹林步道,

IMG_2806.JPG

 

↓ 穿越後慈湖秘境

IMG_2808.JPG

 

↓ 回頭再一瞥

IMG_2807.JPG

 

↓ 轉身向慈湖,從「月門」出。

IMG_2810.JPG

 

IMG_2812.JPG

↑ 一棵大樟樹在陵寢側廂院躺著活著,不給回歸塵土。

 

↓ 一個不小心滑在青苔裡的腳印,說真的好久沒下雨。

IMG_2811.JPG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關於在大溪兩蔣文化園區搭乘接駁車由志工帶領遊覽後池,

前文提供的的資訊,諸多錯誤,

特此更正。

 

IMG_2722.JPG

 

上圖中,餘額遞補,表列登記時間是12時45分至13時0分。

( 今日,櫃檯服務小姐邊吃午餐邊為在12點10分早早臨櫃的我們先辦理登記。到13時,再來以不同的「身分」購買不同價錢的票。感激她給我們方便,但我想,不會每個人都熱情至上,都「不」遵守表列時間的。)

再者,志工帶領遊覽後池,下午時段有二個梯次,不是只有一梯次。

今日下午的二個梯次,都在開車前「額滿」了。(二個梯次以15分鐘的時間間隔接著進行)

全程,步行約4公里,時間二個小時半。

「盡量」團進團出。

 

 

IMG_2723.JPG

 

接駁車把大家帶到上圖舊百吉隧道口下車,這兒也是「總督府古道入口」,有乾淨的廁所。

由這兒登上階梯「爬」過新百吉隧道山頂,走約1公里的「百吉林蔭步道」,來到後池的南管制站。

憑票進場。

 

IMG_2725.JPG

 

太久沒到慈湖「後池」,想來看看,才這麼大費周章。

於我,百吉林蔭步道很合心意的。

只是百吉林蔭步道停車位有限,造成小不便。

 

● 另外,關於前文所陳述汙染環境一事,

桃園市政府回函,剪貼於下。

   (土地所有權人負改善維護之責)

 

 

親愛的市民朋友您好:
您的查報案件(編號10602160047),辦理情形如下:
有關您反映「本市大溪區頭寮台7線5K,兩蔣臨溪步道邊坡遭丟棄垃圾」一案,經交由本
府環境保護局處理說明如下: 一、本局大溪區中隊於106年02月17日(09時
15分)已派員前往查處並確認髒亂情事,將函文土地所有權人限期改善。 二、您關
心環保事務,敬致感佩之忱!本市設有環保報案專線(03-335-4943、0800
-066-666),有專人24小時接聽處理並會告知登錄案號,後續可上網查詢處理結
果或來電告知案號即可詢問處理結果,或洽詢「1999」市民諮詢服務熱線,歡迎多加利
用。 謝謝您來信與指教,敬祝 順心如意 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局長沈志修
敬上承辦機關:環境保護局 環境清潔稽查大隊 承辦人:大溪區 - 林怡萱 電話:0
3-3884988分機18


敬祝 安康
桃園市政府敬覆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慈湖,因為地利,方方便便就來到。

車停在頭寮端的大溪遊客中心停車場,

免費,還有樹蔭。

從「兩蔣父子步道」走到慈湖,再走回來停車場,

三個小時的優哉游哉。

 

IMG_2607.JPG

↑ 臨溪(草嶺溪)步道靠近新光集團「大溪花海」的邊坡,沒有扶手的窄梯和路標的十字架陰影。

 

↓ 枯樹伸出枯枝。照它好多次,它應該認識我了。

IMG_2608.JPG

 

↓ 下午二點多,慈湖的遊客不多也不少。

IMG_2612.JPG

 

本來,想要在慈湖遊客中心以「當日候補」到「後池」走一趟。

我們到達時已超過登記的時間。服務人員說「下次請早,或網路登記」。

 

IMG_2624.JPG

 

杜鵑花期到了。

( 石門水庫的杜鵑花數量多,值得專程賞杜鵑。)

 

IMG_2625.JPG

 

IMG_2628.JPG

 

IMG_2637.JPG

 

IMG_2642.JPG

 

IMG_2645.JPG

 

IMG_2654.JPG

 

IMG_2660.JPG

 

PhotoWindow_20170216225248.jpg

 

有幾張類似的,大同小異的照片,

換我問韶安「你喜歡哪一張?」,

她總是以她的直接感覺直指,

上圖組合的那二張,她喜歡左邊這張。

IMG_2662.JPG

 

IMG_2664.JPG

 

銅像公園

 

IMG_2667.JPG

 

IMG_2672.JPG

 

IMG_2673.JPG

 

IMG_2674.JPG

 

 

下二張,

臨溪步道頭寮端台7線的土坡承載從上方丟下來的垃圾,

IMG_2675.JPG

 

照了相,投訴到桃園市政信箱。

 

IMG_2676.JPG

 

希望公權力的意志落實人民愛鄉土的情意。

 

● 以下是市政府回函

親愛的市民朋友您好:
您的查報案件(編號10602160047),辦理情形如下:
有關您反映「本市大溪區頭寮台7線5K,兩蔣臨溪步道邊坡遭丟棄垃圾」一案,經交由本
府環境保護局處理說明如下: 一、本局大溪區中隊於106年02月17日(09時
15分)已派員前往查處並確認髒亂情事,將函文土地所有權人限期改善。 二、您關
心環保事務,敬致感佩之忱!本市設有環保報案專線(03-335-4943、0800
-066-666),有專人24小時接聽處理並會告知登錄案號,後續可上網查詢處理結
果或來電告知案號即可詢問處理結果,或洽詢「1999」市民諮詢服務熱線,歡迎多加利
用。 謝謝您來信與指教,敬祝 順心如意 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局長沈志修
敬上承辦機關:環境保護局 環境清潔稽查大隊 承辦人:大溪區 - 林怡萱 電話:0
3-3884988分機18


敬祝 安康
桃園市政府敬覆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月2日,

今天從小兔愉快的晚餐開始 ↓

 

IMG_1847.JPG

 

 

然後,到本地天主教醫院做年度健康檢查

IMG_1851.JPG

聞雞起舞,雞年好運。

人生更積極,大小機會,通通珍惜,生活豐富,天天有生機。

 

 

● 從醫院回來的路上讀到好友Line,

說桃園的燈會將於2月10日至2月19日在龍潭大池舉行,

於是阿公車就往那裏開。

 

IMG_1856.JPG

 

農曆初六,民間的年還在過。二頭獅子二面大鼓來給「南天宮」眾神拜年。

 

IMG_1860.JPG

 

生肖主燈,雞,在空曠的水面昂頭振翅,象徵「幸福起家」。

 

IMG_1861.JPG

 

鄧雨賢紀念館在龍潭大池畔。

   館內輪流播放「季紅」、「夜愁」、「春風」、「夜花」。

 

IMG_1866.JPG

 

池畔的裝置,馬賽克圖騰有巴塞隆納風格;

元宵燈節的時令裝置,工作人員在強風中努力,

燈量之多,感覺哈爾濱不遠了。

 

IMG_1870.JPG

 

IMG_1872.JPG

 

IMG_1873.JPG

 

滿月橋

 

IMG_1881.JPG

 

早年,池畔的房子帶給我遐想無限。

 

PhotoWindow_20170202143420.jpg

 

IMG_1886.JPG

 

IMG_1898.JPG

 

池畔古詩人步道。 ↑「李白」,半躺望月,手握杯酒。

下圖石雋刻 是當時台北市美術館館長黃光男書法。

 

IMG_1899.JPG

 

IMG_1904.JPG

 

「南天宮」坐落在龍潭大池中,

金爐旁有一棵老樹,它的枝幹伸向水涯去,

想像它有多火熱,感覺樹也會逃難。

 

PhotoWindow_20170202143217.jpg

 

南天宮主祀的神明是「關公」,

下圖是剛安座的主神花燈。

 

IMG_1909.JPG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月30,石門水庫

小巴、凱洛接受阿公的美意,

把象山健走更改為宜蘭九寮溪古道;

最後,

天公作美,

我們來到石門采風。

 

IMG_1682.JPG

 

IMG_1689.JPG

 

IMG_1692.JPG

 

IMG_1707.JPG

 

IMG_1709.JPG

 

 

IMG_1712.JPG

 

IMG_1782.JPG

 

IMG_1785.JPG

 

 

↓ 在石門水庫遇見 Wendy(右二)夫妻和她的兄、嫂。

2000年我們三個媽媽七個小孩同遊瑞士,歸來之後出版一本遊記,一家一本。

我們社區生活美好的體質,邱先生功不可沒(左二)。  / 小巴攝影

IMG_1684.JPG

 

↓ 阿姆坪所見之一

IMG_1789.JPG

 

↓ 角板山公園

IMG_1805.JPG

 

↓ 慈湖銅像公園

IMG_1806.JPG

 

IMG_1808.JPG

 

↑ 早出晚歸,共同行走的旅途走步紀錄

 

● 以下照片來自凱洛

IMG_1819.JPG

 

PhotoWindow_20170131094513.jpg

 

IMG_1820.JPG

 

PhotoWindow_20170131094601.jpg

 

IMG_1823.JPG

 

IMG_1824.JPG

 

IMG_1825.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話說,有一年的大年初一,阿公開車走北海岸,

在鼻頭角停車,走步道,上了半山。

那年,那地方,遊客不多不少,

以為那就是過年的常態,

所以,今年,大年初一,重遊。

 

首先來到基隆外木山,

PhotoWindow_20170129190747.jpg

 

離開外木山,上省道2,

蜿蜒的上坡路遇上大塞車,

累壞駕駛人了,光是手剎車的拉與放頻繁到足以造成手部的運動傷害。

 

 

IMG_1576.JPG

 

車行在真正的省道2,

看著海,感覺是在畫台灣地圖。

↓ 80幾K的「南雅奇岩」路段

IMG_1580.JPG

 

IMG_1584.JPG

 

IMG_1585.JPG

 

IMG_1589.JPG

龍洞地質公園,

海水養殖

IMG_1587.JPG

 

IMG_1590.JPG

 

走走停停,

在澳底便利店吃下午茶時間的午餐。

 

車過福隆,

頭頂上「草嶺古道」,

兒孫不久前來過、走過。

 

在111K,濱海往宜蘭方向定點塞車,

阿公原定走到「頭城」回頭,

看起來是不可行,

很英明地在113K,新北市與宜蘭縣的界碑那兒迴轉,

換個方向,沒塞車。

在福隆轉入2丙,接106到深坑,接上國道3 ,回家。

 

這趟大年初一的試探,

大部分時間在車上,

八九個小時下來,

傷兵二位,

一位右手掌肌無力,

一位背部神經打結。

不過都還蠻開心的,

不出來走走怎知道不可以這樣玩。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月25日,陽明山之行第三站,北投硫磺谷

 

IMG_1439.JPG

 

這裡是北投溫泉的源水

 

IMG_1442.JPG

 

水中小島,冒著煙,很有熱感。但看到四隻鴨悠游水面。

 

IMG_1473.JPG

 

↓ 谷壁上冒著煙,下圖中的黃白色塊,現場是鮮明鵝黃色的硫磺。

IMG_1458.JPG

 

IMG_1452.JPG

 

IMG_1460.JPG

 

IMG_1464.JPG

 

IMG_1469.JPG

 

IMG_1471.JPG

 

IMG_1470.JPG

上圖敬告文字,禁止事項中有游泳戲水項目,但有人在水邊拍婚紗,法律規條永遠趕不上想像力。

 

下圖,凱洛照的。

PhotoWindow_20170127140756.jpg

 

 

這一日遊,早上八點出門下午六點回到家,隨即接到主日來電說我上電視了。

說TVBS新聞,報導有人跌到硫磺谷水裡去,新聞影像就只有我一個人,拿著手機在照相。叫我開電視看,把它轉錄下來。

「好看嗎?我。」

「還好啦。」真的嗎?我想到我揹著不小的背包,還斜揹一個去泡腳的凱洛的嬉皮袋,最凌亂的應該是大圍巾包頭,,,

啊,管它的。

 

這一日是很開心的。感謝同遊的人,特別是大魚老師。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回想第一次見主日,在聖地牙哥。

凱洛開車接送,(也許單趟就要四十、五十分鐘),把車停在某個「輕軌車站」停車場,轉乘輕軌到聖地牙哥的DOWN TOWN站下車,和主日會合。這是凱洛第一次搭乘這種交通工具,看著在月台上讀各種資訊學習買票。

而我前一夜輾轉難眠,睡不著就是睡不著。

深深體會,不再年輕也不再英勇。

 

 

IMG_1379.JPG

 

這日,大魚接著帶領大家來到陽明山的北投區。

見識「十八拐水圳」灌溉的平原與梯田。

 

IMG_1380.JPG

 

IMG_1383.JPG

 

IMG_1385.JPG

 

IMG_1386.JPG

↑ 水圳面窄窄,體深深,水流有聲,還載得動許多熟落的圓柚。

 

下圖這竹葉引我回憶,小時候看家人割取這種竹葉來包粽子 。

IMG_1387.JPG

 

IMG_1390.JPG

物以類聚,人也是。

 

這裡的農民以摩托車為交通工具。

IMG_1391.JPG

 

↓ 大宅門前老櫻花樹,藉紫薇的美麗枝幹支撐。遇到石蓮花 ↓

PhotoWindow_20170125211057.jpg

 

IMG_1402.JPG

大魚老師藉看板說明我們從哪裡走來,將走到哪裡去。

 

↓ 從這裡走上階梯步道

IMG_1406.JPG

 

IMG_1497.JPG

 

從較高處往下,一直看到「梯田」。

大魚多次尋訪陽明山,順路帶大家參觀農夫大哥兄弟們的梯田。

↓ 二棵大櫻花樹最搶眼,花期在三月。

IMG_1415.JPG

 

PhotoWindow_20170125211305.jpg

 

走走停停,沒趕時間,就是悠閒。

PhotoWindow_20170125210919.jpg

 

↓ 一棵大榕,200歲,

IMG_1430.JPG

 

大榕樹生長在步道的另端出入口。

大魚的車停在一旁一家餐廳的停車場。

接下來我們還有個壓軸的好地方要親臨。

 

【待續】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彼此在網路上認識,

既有投緣也有機緣,

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在台灣,

你來我往,

自然而然成為有形有影的朋友。

 

IMG_1349.JPG

 

古時候,有那鑄鐵大師,十年磨得一支寶劍;

於今,在網路世界有那十年磨得一見的有情人們,

稀奇否?

 

IMG_1477.JPG

 

這日,大魚老師開車把大家帶上陽明山。

從至善路上平等里,,,

大魚發揮老師本色,開車兼導覽。

第一站,平菁路42巷,禾豐農園。

 

IMG_1352.JPG

偌大的餐廳,老師知道坐在哪裡和自然最靠近。

 

飯後,賞這巷裡人家牆裡的櫻花。

IMG_1366.JPG

 

我直言,這花太難照。我不想「造次必於是」。
 

IMG_1369.JPG

 

大魚幫我照一張 ↓

IMG_1375.JPG

 

原來手機也可以把遠景模糊。

 

      【還有】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月16日,周一,

照著臉書過現代生活,

角板山梅花季從1月6日開始到22日,

避開周休日,周一一到就上復興角板山行館賞梅去。

途經「經國紀念館」,停車借廁。

 

IMG_0784.JPG

↑ 這花,插在廁所洗手台邊,花枝招展。

 

IMG_0794.JPG

 

角板山行館,

「梅園」,一眼望去、左看右看,沒有花。

 

就她最明顯 ↓

IMG_0799.JPG

 

IMG_0806.JPG

↑ 梅園裡藏著一株芭樂樹,二顆芭樂突兀地出色

 

IMG_0814.JPG

 

賞花人,繽紛精彩的元素

 

IMG_0818.JPG

 

梅園的花況不好,

眼睛所見和腦子記憶對照,

我認為是老幹枯死,新枝還不成氣候,

稀稀疏疏得很。

 

 ↓ 以下,在「思親亭」望向溪口社區

IMG_0823.JPG

 

IMG_0828.JPG

IMG_0824.JPG

 

↓ 溪口吊橋,更新完成。尚未開放,聽說研議「收費」。

IMG_0826.JPG

 

IMG_0836.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