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木心有一個篇章,「此岸的克利斯朵夫」,寫的是剛轉學到杭州美院的席德進以及1948年他與席德進在台南巧遇,隨即跟隨席德進到嘉義中學宿舍借住的那些時日以及二人談及問及的藝專人和事。木心寫於1987,那時席德進已逝世。
【1947年,木心參與反飢餓反內戰的學生運動,上街頭發傳單,並製作反戰宣傳畫,因而被開除學籍,並遭到通緝(國民黨),因而避禍到台灣。】
而鄭惠美書寫的席德進,在1996年出版,有以下這樣一段文字,把席德進跟克利斯朵夫連結:
一九五二年他終於辭去教職,離開了可愛的學生,來到台北,開始了他的新生活。這個階段是他生命的另一個轉變,與過去簡單的、純樸的教書生涯截然不同,他要為現實生活奔波,還要兼顧創作,備極艱辛。但是人生不是就要常常忍受折磨,接受考驗,才有機會走向成功嗎 ? 那個他所崇拜的英雄--約翰.克利斯朵夫,不正是這樣的走過來的嗎 ?
*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同名小說的主角。是一個出生在一般家庭,天性善良的人,他一生的經歷,從少年青年時代,充滿自我的矛盾,到感官甦醒,情慾騷動與人生最後的覺醒。(作者將他放在當代社會矛盾的中心,藉由藝術、文化與各階層人物的生活,探討人如何認識生活又不被生活俘虜,如何實現自我又超越自我。)維基百科有詳盡的情節: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BA%A6%E7%BF%B0%C2%B7%E5%85%8B%E5%88%A9%E6%96%AF%E6%9C%B5%E5%A4%AB)
順便展一下韶安的線與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