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探望母親。
在往朴子的接駁車上,鄰座老太太說她從三重來,與女兒約在朴子的第一市場會合。
她與我同在「東石國中」站下車,
我預設性的告訴她回程的上車站不是在「對面」,而是轉個彎在「東石高中」,或者在發車的「體育館」。
陪她走一小段,我就在朴子國小東邊牆轉彎,請她放心向前走,下個十字路口右轉就看到「媽祖廟」,,,(媽祖廟,連二次火災,很難與記憶契合)
朴子國小東側,牆裡牆外
朴子農會周邊的「果菜市」擴大發展,雞鴨魚肉都來了,
竟然使得「第一市場」、「第二市場」的人潮轉向。
寬寬的路邊,人行道成了在地農夫展售小規模自家產品的理想地點。
↑ 一個好大的「大頭菜」才賣20元。
在我居住地的菜市場,這已到收成尾聲的大頭菜一斤是40元,
估起來,在地農婦只取六分之一的價錢。
↓ 巧遇「樹葡萄」,
最後一堆,剩不到2斤(一斤80元)。
老農夫年紀不小,他說摘取樹葡萄,「皮」常被刺到,尤其要注意眼睛。
和他合作把圓滾滾的小果子裝進提袋,
一旁比較年輕的農婦們幫他「找錢」。
這樣的「人際關係」很合乎自然。
↓ 朴子的五分火車路,隨著時代轉變成為帶狀的綠地公園。
↑ 郊區比較放任自然
↓ 靠近市區的地段,建商有所著墨。
母親帶領我去吃「小火鍋」
老同學代我探望母親之後,讚我是「孝女吶」~ 把媽媽的指甲修得很紅。
↓ 小時候隔壁的「阿桑」(現年77,已有多位曾孫,現在也住在附近),
路過,停下腳步聊聊天。
這會兒坐下來說起一件她這生唯一一次出拳打人的事:
她先生的一位朋友,在她先生過世後繼續照顧她的水果攤。
拍拍肩頭,還好;
捏一下腰,當作調皮;
再來到臀部,
她就出拳向頭臉去,「叫我怎麼做人?!」
我聽得哈哈笑,
不解風情最是風情萬千。
我媽媽追問:「他有打回來嗎?」
● 這次周休,兒孫同「娟娟老師」一家健走觀音山,登上「硬漢嶺」,
路途中,就地加入這個俱樂部 ↓
Line給媽媽,
會心一笑,逃不掉的。
讀木心,窺老子的弱者哲學
柔弱勝剛強 (第36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第43章)
骨弱筋柔而握固 (第55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第76章)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76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第78章)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第78章)
《道德經》第二十八章,老子發揮「柔」的原理:
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榮,守其辱。
( 2017‧7月15,週六,讀木心以進德修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