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漢溪左岸 中庄調整池邊的高地 桃園風箏遊戲場
↓也有讓風箏自己飛的方式
在高地邊緣俯瞰大漢溪
長風箏由高手放飛
在這裡吹吹風 好極了
● 在大漢溪左岸 中庄調整池邊的高地 桃園風箏遊戲場
↓也有讓風箏自己飛的方式
在高地邊緣俯瞰大漢溪
長風箏由高手放飛
在這裡吹吹風 好極了
● 三坑屬龍潭區在石門水庫後池邊
↑三坑老宅青錢第
繞從青錢第左後方走向三坑鐵馬道
首次走的路
沿著大圳規畫自行車道稱「三坑鐵馬道」 在此賞櫻花賞油桐花並注視大圳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在大漢溪左岸龍潭段
河濱公園底部有上坡的小道連接三坑老街、三坑鐵馬道
而沿著水道的另一條路則可以走到「大平紅橋」;還可以更遠,穿過台3乙,蜿蜒到「三坑工區」,在三坑工區看到大圳上的「口琴橋」以及中間分隔 水流湍急的桃園大圳。
● 大溪河濱公園在大漢溪大溪段左岸
步道、草地、樹林和水塘、水流似乎是河濱公園的標準環境元素。
↓ 從河濱公園這帶上階梯越過堤岸
就是大嵙崁人工溼地
在這裡,少遇遊人
● 2025/3/27
門前樟樹日日落葉量驚人
只因樹上新綠急行軍
● 石門水庫 大漢溪的中流砥注
楓林大道四季皆美景
243公尺之上的滿水位
青山碧水 春風得意
● 北區水資源管理局(石管局)流蘇花開
●2025/3/4
您喝普洱茶嗎?
昔時,小朋友造句:馬路很「難過」,因為車子好多;
眼前,普洱茶很「難喝」,因為茶磚硬梆梆太難卸。
上圖 茶磚上那把刀,普洱茶刀。
尋了一段時間,在大溪和平路老街專售普洱茶的店遇到。
老闆示範茶刀用法:側面入刀,,稍有進展,槓桿剝離,不能正面也不能急,這是吃普洱茶的藝術。
下圖 煙火樹上一朵花
有點離奇,周遭煙火樹幾棵,總共只有這一朵
● 2025/2/28 午後陽光夠意思 就近大溪月眉走走
往李騰芳古宅回味古早時光
↓ 月眉濕地
↑ 苦楝枯枝發新葉芽
● 2025/2/22
從菜場回的途中, 在這櫻花樹下遇見昔日年輕同事。
共事的那些年,學年有「美編」相關事項, 她總是站出來。
多年不見,她脫口的話語,很是甜蜜鼓舞人。
今天就是溫暖好日了。
前些日在小公園走路,一種難以描述的聲音引我回頭尋,
一隻麻鷺,我剛剛經過牠,沒有看到牠,牠彷彿在叫我看過來。
那一陣子,我體感「嚴寒」,緊縮自己,忽略了環境周遭細節。
好冷好冷,
望眼總見「枯枝在冷風裡搖」;
縮在家、在社區,
天空有限,未見彩霞在暮色裡燒,很合理。
●2025/2/15 桃園龍潭石管局草地邊陲櫻花開
石管局,現稱「北部水資源管理局」,它的大草坪一條線的老流蘇,有知名度,三月花開時節很多人惦記著賞流蘇。
現今,另外二處方塊草坪邊緣的櫻花也漸成景觀,陽光下亮眼。
↑「佳安市場」對面寬闊草地上後栽種的櫻花靜靜生長中
↓原名為「中正堂」或「中山堂」?白色建築後方草坪邊上櫻花初開
●2025/2/10 太陽出來了
●2025/1/30
正月初二 回娘家的大日子 讓出南北大道 咱們往東
首先來到大溪頭寮 在經國紀念館 今名「北橫遊客中心」的停車場看到派出所前一棵全開的櫻樹 十分搶眼
這日 還是有兒子陪伴 實屬難得
既是難得 就要讓他驚艷家鄉
台7線 7K 慈湖
慈湖園區 有梅花開
湖畔有隻上岸孵卵的黑天鵝
遊客在廣場靜候火舞表演
台7線很美 但是不敢走遠
回頭到大溪月眉濕地
落羽松成林 隨時都好看
下二圖 11月的月眉濕地顏色
順路走向山豬湖 兒子不曾來到的地景 中庄吊橋走一回
●2025/1/29 乙巳年開始
正月初一 出門走走
第一站淡水河左岸 新北八里
近午 先吃午餐
今年春節假期 兒子陪伴
八里紅樹林公園
挖仔尾紅樹林步道盡頭
昔日觀海長堤 早已封閉 新的橋建築中 (淡水河大橋 一端在漁人碼頭)
不能前進 就迴轉
走進河邊漁村聚落
從這聚落長圍牆缺口進入「八里文化公園」
天氣晴朗 遊客許多
特別是小朋友多 在陡陡的草坡上上下下 毫不遲疑
父母沒有出聲阻止 冒險精神從小培養
我看得專注 忘記照相
↑ 那一天
上午、下午,我們都好好的,早安午安日安。
天黑後,一如日常洗個澡準備休息。
周邊乍寒,
燕子的心臟 二尖瓣膜脫垂,昏迷不醒。
燕子確定飛走了。
凡人如我只能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