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26
準備迎接兒孫回台過暑假,汗水淋漓好痛快;在家孫女的「認識家鄉」,相簿留著就是了。
鋪陳三張路上偶遇的,很有意思的,駕駛朋友(或車主業主)的上路銘言
↑ 一生霸道不服輸 / 小字加註在後:小時不讀書 長大做運輸
↑ 低調 (低調展翅飛翔)
↑ 奮鬥路上
●2024/6/26
準備迎接兒孫回台過暑假,汗水淋漓好痛快;在家孫女的「認識家鄉」,相簿留著就是了。
鋪陳三張路上偶遇的,很有意思的,駕駛朋友(或車主業主)的上路銘言
↑ 一生霸道不服輸 / 小字加註在後:小時不讀書 長大做運輸
↑ 低調 (低調展翅飛翔)
↑ 奮鬥路上
電子信箱偶會出現「這一天的回憶」,陳列歷史上某些曾經留下的影像,這吸引我天天開信箱。
那日,看到以下的照片,如獲至寶,趕緊複製。(我的照片分類無厘頭 又忘卻年代時間 有心也難尋)
↑ 我/華蘭
↑ 汝/華蘭
↓ 當年的阿公
↓
● 話說2013年 春夏間,主場在台南的華蘭同學因兒子調回台南繼續傳佛學之道,而想賣掉當初為孩子購置,讓服膺佛教哲學的年輕人有個出發與歸來的窩。這個窩在桃園大溪的三層,與三層老社區隔著大馬路的小型新建案。車庫在地面層,一座二戶共用的華美樓梯左右開弓延展到一般作為客廳,大門所在的那一層。這種連棟又獨棟的建築規劃,阿公先一步帶我在桃園平鎮區欣賞過。再遇見,還進入,覺得很理想。
華蘭要賣房子,我覺得我幫得上忙。源於與華蘭五年同班,還同為游泳隊的甘苦與共,最重要的是兩人很有話講,面對她我很放心很開心。
首先求教於昔日同社區的鄰居「汝」,請她來,提供在地Local資訊。(她隨夫到美國華盛頓特區就職幾年後回來,相中大溪三層,就在此定居了。)
● 當日與華蘭在三層夜宿一晚,隔天一早,在後陽台留下影像二張
早早吃過早餐,跟著華蘭,三層老聚落,走巷穿弄,媽祖廟「福安宮」,周邊小小的菜市肉攤,簡樸生活機能是夠方便了,而且距離大溪鎮上區區二公里,而且這二公里美得不得了。然後,從一座土地公廟旁 走向郊野,一直走到「和平禪寺」才迴轉。(後來,華蘭還帶領我們夫妻走「打鐵寮古道」,這些都是我特別的、唯一的。)
● 房子有沒有賣成呢?
有!
在社區與我家門對門的林家剛在大溪美山路買了一塊農地,華蘭的房子實在是絕配。價錢由我訂定,就值這個價,一毛不減。現在,增值為2.5倍吧,就知道為什麼我家一直有大溪直送的青菜吃。
● 2024/6/13 認識家鄉(二)
過了11點才出門,先找吃飯的地方。韶安是吃早午餐,阿公阿嬤是吃「早」午餐。下次,行程既定,阿嬤要跟韶安一樣吃早午餐,以免不餓,辜負了美食。
這日氣溫高,選了「八德埤塘生態公園」
這兒有高樹成蔭的步道也有大片水面
雞鴨鵝各自結伴 各擁地區
韶安在幼兒園、低年級階段,若是班級放了腸病毒假,就到這兒放放風。
歲月如梭,她很多年沒來了,
嘆沒有販賣魚飼料也沒得吹泡泡了
樹蔭以及在寬闊場域流動的風,讓我們停留了好一段時間
然後阿公的方向盤又往大溪方向
來到慈湖,補齊了慈湖的拼圖
回到家,近黃昏了
2024/6/11(二)
孫女韶安完成國中學業,阿公阿嬤計畫帶她在這段國高中銜接的有限空檔在桃園走一走。
趁著等待「司機阿公」出車的一點時間,幫韶安照張相,這才看見韶安不一樣:
「你染了頭髮?」
「畢業那天下午和同學去染的,三四天了你竟然沒看見!」
「只能說 你的髮梢距離你的臉太遙遠。」阿嬤可能是看見相關人等的一頭超長頭髮就有點煩,眼不見為淨。
去年秋天,剛上高中的小龐哥也染了頭髮,太搶眼了,阿嬤要求合照。
這頂上紅髮隨著時間自然消去不再。一頭年輕的黑髮,全黑、很黑,只是我還記得那算是有點膽識的小龐的紅髮。
↓高一學生,接近期末,知道妹妹要出去玩,示意一下:
以下 概述這一日韶安認識家鄉的小行程
往大溪,在北橫8K 天御花園吃午餐
飯後,回頭走,第一處停留在7K 慈湖
桃園市公設休閒育樂場館周休在「星期二」,慈湖休館,但是半邊的「銅像雕塑公園」常態開放。
這位小朋友第一次到慈湖,對慈湖半邊的眾多雕像感到新奇:「怎麼這麼多?」
在停車場邊,水岸高樹間的棧道區停留蠻久的,看看青山看看雲也吹吹風
●再來,大溪月眉山豬湖
●第三處是「大湳森林公園」,由昔日大軍營區改造的大公園,離家很近,可以走路抵達。
↓廁所寬敞新穎
● 慈湖 山豬湖 大湳森林公園,離家都算近,也都是韶安第一次足跡,認識家鄉,有個開頭。
睡眠有障礙,越來越不好玩。
個人睡不著,竟然毫無忌憚空飄苦彈臭蛋,而有無辜的人會接住,又覺得這樣的人生還過得去。
● 2024/5/27 午後雨歇 出門往東,走走大溪湳仔溝步道
從天御花園旁的小7庭院往下走,來到一座小橋頭,左轉,走上「湳仔溝步道」
↓ 回望雲霧渲染的遠山,這是大溪常常的景
↓ 紅色水泥磚鋪地 很好走
↓ 湳仔溝蜿蜒穿過台7公路,上方「湳仔溝一號橋」
湳仔溝,標示為石門水庫支流
↓ 一旁農園為南瓜架棚
↓ 溝體又寬又深,如果水位高,就是一條小河。
↓一旁草場,螢火蟲的草場
↓步道護欄和「枕木」都是牢靠的水泥仿製品,「木紋」深刻,止滑效果好
↓溝的另一岸是通往石門水庫的「承恩路」,
下圖是承恩路頭 舊百吉隧道口
霧氣氳氨流動,寒氣襲人,頗有氣勢,卻步,不敢靠近
為行的安全,又回頭走橫在溝上的小橋回到步道,
「湳仔溝一號橋」、小7便利店都在鏡頭裡。
● 2024/5/14 老同事仨 小聚在異國風味餐館 慶祝一切
新冠疫情阻隔,好久以來,多少事來多少事去,包括環境改變,為這次聚會,我到公車站迎接「阿嬌姐」來到這她久違的地方。
(上圖這個因捷運工程施作而移位的站,一旁的家庭五金行擺出一張條椅,博愛座,一種體貼。)
用餐地方選擇一家開在我家附近的摩洛哥小小餐館
● 我們仨,同在一所小學任教許多年,一低年級一中年級一高年級,在大規模的學校不同學年是可以「互不相識」的,但是,某些「重要的事」使我們成為好朋友。
先說阿嬌姐:低年級的教室安排在學校的蛋黃區,有一回阿嬌姐舉辦唱遊科教學觀摩,我路過又剛好沒課就擠進去站在後方觀摩。「這位老師真了不起!」,當時的感想。等到女兒上小學,阿嬌姐剛好回到一年級,就把女兒託到她的班(這是同仁福利),我們多了「親師」的關係。阿嬌姐對完全素顏的我說:「我們最少應該擦比較深色的口紅,學生會讀老師的唇,高年級也一樣。」親師關係有助於彼此深層了解,我們剛好夠欣賞彼此,成為小小忘年交。
至於我暱稱為「燕子」的,三人中最年輕的,在那沒有全民健保的年代,她把報上的貧病新聞剪貼在一張B4白紙上,帶到學校物色勸募對象,300,500,累積一筆急難救助金,去郵局劃撥並影印給「諸位大德」收存。她的心很軟,同步具備行動能力,這樣的人格特質,在我與癌與新冠流行共存期間 採取對她保守秘密的作為。今年五月初她兩手高檔水果來問我:「你是有怎樣嗎?」並且當下訂下:我們來慶祝一下,,慶祝母親節,在母親節後。
今年國中會考作文以「新聞標題」為題。
新聞標題,多面向的視窗,諸如平和的近鄉、烽火的遠方,或是豐滿的理念、骨感的現實,總總,區區一行二行足以道盡。一語到位的標題令人激賞;若是賣關子,要不要讀下去端看好奇心買不買帳;也有的標題是在羅生門外徘徊,收集很多羅生門可以成小說;而與體感有關的氣象標題,往往鏗鏗肯定略帶恐嚇,但與小區事實對照卻不免漂浮落網,老天何其大,這是氣象標題的宿命。
這日,看著區域氣象一直向著即將來到的鐘點修改下雨機率數據,卻是在在槓龜,雨姍姍來遲還在路上。就不要管它了,出門走走!
↓離家近,夠大的視野,所以不意中就來到大漢溪上的《中庄吊橋》
大漢溪這裡就這麼點水
↓從山豬湖端過吊橋到中庄調整池端
↓再回到山豬湖
鋪設步道的小碎石很美
雲荷池荷葉稀疏各自抱影
「去看看山豬湖荷花開了沒?」成了出門走走附加的季節任務
● 2024/5/15
一早社區好友淑嫻送來芒果樹下的落果
讓我醃製「芒果青」。
我照辦,但是不知道醃好了要送給誰吃。
去年發現我對從小吃到大的芒果產生過敏,於今不敢試也沒有想吃。
自己不吃的,就不敢鼓勵他人吃。
體質改變,醫生說新冠肺炎會改變體質,但是我並沒有染疫,,就推給化療吧。
另一位遷居大溪的老鄰居Line給我她家農園和雜草共生的玉米田現況
我跟阿公說我們搶先去買「大姊夫農場」的玉米,不要每次讓人家送
阿公答應了!
能夠成為老鄰居的顧客,太開心了!
告辭後,繼續向東,在天御花園吃午餐
餐後,回轉,
把慈湖和山豬湖當飯後景點,走一走
● 這一天,感覺有意義又豐富呢
● 2024/5/12 母親節
● 上一回在母親節發的文在2016年 第一個挺你的人
重讀上文連帶尋到好多年以前的母女、母子影像
感謝這一雙兒女努力讓自己平和順利成長
● 前日在桃園高鐵站附近的「青塘園」《自由之塔》上層橋面觀景,在下層活動的國小高年級小朋友仰頭齊聲高喊:「阿公、阿嬤好!」活潑的孩子馬上讓人心花燦開,雖然我很吃驚我戴著帽子,在室外的眼鏡已有墨色,還戴著口罩呢,他們竟然也看得出來我是阿嬤!
● 過節如過日,早起社區走一圈,今日主題「日日春」
從縫隙自己生長見光的日日春
下圖這株也是從門邊牆縫長出來的,在水泥縫裡長得這麼澎湃
↓ 辛勤照顧的反而普通
● 2024/5/8
算是人生的補償(補課),我們小學3人的同學會密度大增了。
這次聚會的地點在「芝樺」同學家。
婉謝「阿公」專車送,我搭乘桃園市公車到台北捷運永寧站,再經轉乘與同學會合。上圖是大公車上本地市區交通視野。
先與「花花」在文湖線的麟光站會合
她預計以90分鐘的時間帶領我探探「富陽生態公園」
富陽生態公園很自然,不平地。
公園裡眼光相遇的人們以笑臉向陌生人打招呼,也很特別。
花花愛上台北,台北導航了然在心,她帶領,準時準地三人會合。
在芝樺家卸下背包、伴手,然後「關心」居室,讚嘆在天龍國住得這麼寬敞實在太幸福。
12點準時在芝樺預先訂位的日式餐館吃午餐
餐後,在三通的社區中庭享受滿滿的初夏涼風再上樓
花花早就預告保留一葡萄牙帶回來的波多美酒共享
芝樺滴酒不沾,我也一點酒就臉紅,大半剩餘由我帶回家
同學第一次來到,芝樺不忘分享頂樓101視野
台北,夜間的燈光、跨年的煙火,容我們想像吧
●2024/5/6 天氣合宜 出去走走
這日,周一,三坑老街靜悄悄;廟前一戶人家治喪,「米塔」好幾座,也是靜悄悄。
從「青錢第」前方田間小路的盡頭爬90度轉折的二段式階梯(14階*5,共70階),
先上後下,來到「三坑鐵馬道」200m之處,一旁的石門大圳低水位。
離開龍潭三坑,繞石門水庫到大溪頭寮。
午餐時間就在大溪遊客中心的「北橫之驛」停留
北橫之驛,用餐的人多了;餐點也多了義大利麵系,並增了一成服務費。
我點雞胸肉青醬義大利麵,青醬濃度很切合我意,吃得開心。
餐後,穿過台7線,經過下圖這個門,往下走「臨溪景觀步道」,
這臨溪步道沿著台7公路,在公路的下一層。
步道從頭寮到慈湖,當地朋友稱為「兩蔣父子步道」,但是很少人蒞臨呢,輕易包場。
↓慈湖雕塑公園邊「大溪花海」入口橋下的草嶺溪流水
草嶺溪從草嶺山(海拔348m,環繞前後慈湖) 往下流,
流到頭寮,流到月眉山豬湖,匯入大漢溪,
在山豬湖這段稱「永福溪」。
● 2024/5/4 春天二三事
同學所贈竹柏種子還有餘,3月8日再種看看
今天5/4,竹柏的邁跡如是;春天果然不同凡響
前兩天的大雨在小朋友的沙坑上重擊成洞
累積了不少雨水,石蓮部分萎蔽 自動瘦身
彩葉草更茂盛
陽光下 可光彩了
● 2024/4/18 氣象預報大雨日
前言:十多年來,青春根連的四位同學,一年一會;去年其中一位因車禍缺了席,擇日再次四人同學會,打破一年一會的制式。今年本是約在11月、台北故宮,但大溪月眉的新綠這麼這麼近又這麼容易抵達,應該加開同學會才是。趕緊喬個日子,自然新色不等人,4月18,大家都妥當的日。
在區區幾日的前置作業中,雪靜同學展現訂火車票的長才,得確定舟車有秩,最遠的銀鳳同學才方便。
地利了,人也和了,天時卻是一個下雨機率100%的「雷雨日」。
而那一早下在永和的雨勢特別大,秀瑩同學照計畫出門,並告訴大家「雨變小了。」
到桃園火車站接同學,那時桃園的雨停了。火車站清潔人員用「好神拖」吸取出入口地板積水,溼地板讓我神經緊繃,不能跌倒啊,不要毁了同學會。
同學會合,同聲慶幸天氣竟是這麼恰好。
此行優游的第一站,大溪月眉一家蔬食餐廳。用餐時間還有點早,但就就座 好順一順先前的戰戰兢兢。
感謝大天時中的小天時,「多雲」就此跟隨一路相伴。
↑ 感謝「阿公」加入,為我們開車、為我們留影紀錄
餐後,來到《山豬湖》
銀鳳同學的體能考驗於焉開始
在山豬湖,只有我們這一行人,包場呢。
不久迎面來了一位胸前掛名牌的女士,她提示今日山豬湖封園,並順便簡介山豬湖,說這片原野本是大漢溪的河床,地下還有湧泉孔洞……
↓ 我們解釋五個人都沒有看到封園的告示 (真的沒有看到,感謝沒有看到……)
一旁的《中庄吊橋》是開放的
橋上風大,帽子壓不住,就在半途回頭
來到《月眉濕地落羽松區》
一路走來,步數累積到6千,銀鳳寫下養傷以來的步行新紀錄
同學會,趁機用力分享:知名太好吃的「蜜密」、親手烤製的果乾、自家種的超級樹葡萄……還有分株的孤挺花
↓去年同學分享的柏樹種子 於今五個月之後的模樣
↓同學精心栽培的樹葡萄,在結果產期還加上護網
吃過的樹葡萄,以這,果子最大、最甜,真不是蓋的
同學會歸來,剛剛量個體重,增加了一個公斤,多麼正能量的同學會!
● 孤挺花月
↓ 3/7
↓ 3/28
↓ 3/29
↓ 4/16
↓老友家的孤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