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7/14 黃昏時刻
小孫女Audrey 騎著腳踏車往球場去和玩伴會合
隨即回頭向阿嬤要手機照相
再度騎車出門
旋又回來分享她看到的彩霞美景
↓ 一路所攝
判斷她是坐騎在腳踏車上取景
● 2025/7/14 黃昏時刻
小孫女Audrey 騎著腳踏車往球場去和玩伴會合
隨即回頭向阿嬤要手機照相
再度騎車出門
旋又回來分享她看到的彩霞美景
↓ 一路所攝
判斷她是坐騎在腳踏車上取景
● 2025/6/21 午後在圍牆內綠帶散步
一隻胸部貼著一片黑色細毛刷 身長相對短小的蜻蜓 在我眼前俯衝而下
隨即全身展開鋪在地面
趴在地面上的牠 薄翼下的黑團 是我稱的「毛刷」
一動也不動 我認為牠可能死了
不知道怎麼會這樣
以「蜻蜓俯衝死亡」關鍵字搜尋
得到以下知識 (來源有正體字、簡體字)
● 2025/5/28 漫步石門水庫
楓林大道 大壩 碼頭 來回4公里
二隻藍鵲一先一後刷過來 停在步道護欄上
就在眼前 還容我取出手機拍了照
然後像炮彈一樣射向下層樹林
這個遇見的分秒過程讓我內心激動 十分激動
我把牠擬人了 如此不防如遇故友
● 追劇追到山窮水盡
習慣從中華電信MOD選擇電影、戲劇來看,雖然電視也連接YT 、N甚麼的平台, 但我「只會」取MOD架上的看,台劇陸劇韓劇日劇港劇其他歐美都找來看看,看到當下,翻不到劇看,頗有山窮水盡之感(總不會是每個劇都看得下去)。
● 換發的信用卡遲遲不開卡 不也是山窮水盡?
只附開卡QR Code ,沒有「電話」開卡,讓我覺得又是一番山窮水盡了。
越來越簡單的世界不是我的山水。
↓↓ 我喜歡這樣的 遲遲不想離開
真實的世界不是我想的這樣也
不是你想的那樣
我期待不來一個如意的你
你如何能牽繫千萬個恢恢的他
●大漢溪右岸 大溪月眉濕地的端點 有個沒有山豬的「山豬湖」
山邊坡連水岸 三線三階層主步道蜿蜒串聯
開展的原野像個大布袋底
右線 有個「藍鵲平台」
中線的林下小溪串數個水塘
將在夏季生成荷塘
靠溪岸的步道可窺視大漢溪河床 沒甚麼水 被石門水庫在前方攔截了
溪岸邊親水視野
中庄吊橋橫跨大漢溪
● 2025/4/29
我自認是本社區的原住民,原住民應該認識不少住在社區裡的人。
那天經過中庭,見一位頂著光頭的女性同胞,不認識的,但毫不遲疑的搭話:
「化療嗎?」「你住哪一家?」
再次見她在中庭綠帶走路,我不吝以癌症病人的營養品分享,祝早日康復。
其後,聽聞外面有人叫「阿婆」,探看一下:
「阿婆,你要不要出來走路?」
自此,一天三回或四回,算是頻繁,我們(她喊我阿婆我叫她妹妹,小我兒子一歲也靠五十不遠了,未婚)
就在門面前的綠帶走過來走過去。
母親節隔天,她將入院接受真正的平胸手術切除雙乳。
「怕嗎?」
「當然會怕。」
「全身麻醉,瞬間睡著,中間的工程你一概不知,等到你醒來的時候 甚麼事都完成了。在我,我的感覺是我睡了個很安穩的大覺。」聽我這麼說,她笑了。
2025/4/28
● 記憶中 紐約布魯克林植物園盛大的櫻花林以及Magnolia園,繁花之盛,一生的「首見」。
疫情以來,諸多大小事,自思自忖,很難再飛「那麼遠」。
所幸,四月花季,女兒女婿不忘分享花影。
↓【Magnolia 】
布魯克林植物園溫室旁的Magnolia園佔溫室外半壁江山,品種多,有紅色系、黃色系、白色系。女兒女婿今年分享的缺了白色Magnolia,我的記憶,它們和植物園沒有界限,就長在走向專屬園的綠地上,高大直指天空的白色Magnolia,和低姿態開展枝椏 小孩也能親近 潔白 近看特別大朵的Magnolia,,
昔日的些許看見曾經紀錄於下:
https://lingnawu.pixnet.net/blog/category/1915339/2
【Magnolia 】在中國稱辛夷、木蘭
● 簡媜曾在書中描述這種花:
來自馬來半島的同學對我說:妳看起來像一朵magnolia。花藝社的朋友說,那是木蘭,又叫辛夷,一樹繁花,花落之後才生葉,喻高尚的靈魂。「辛夷車兮結桂旗」少司命的座車,言之有理。(少司命,管人間子嗣的神)
在山徑行走,忽然看見一棵綻著乳白色花朵的大樹,昂揚高壯,遺世而獨立。
我仰望它,站在樹下,有點想淚。無法解釋淚意,來自於自然的撫慰總是這麼突然又猛烈。木蘭,含蘊著詩與愛、愛與追尋,在烏雲盤據的天空下,以純粹的乳白展現意志,等待一個知音。
↓像它
● 以下,則是抄錄自木心 《明天不散步了》:
「在異國異域,我不知笨了多少,好些植物不敢貿然相認,眼前那株開滿朝天的紫朵的,應是辛夷,不算玉蘭木蘭,誰知美國人叫它什麼,而且花瓣比中國的辛夷小、薄,即使是槭樹、杜鵑花、鳶尾、水仙,稍有一分異樣,我的自信也軟弱了,哪天回中國,大半草木我都能直呼其名,……」
↓我揣摩就像這株
● 在四月,過客我懷想的還有日本政府在二戰後送給美國的和平花禮,部分移植在布魯克林植物園,廣袤的櫻花林半邊為日本水庭園,岸邊遍植「垂枝櫻花」。花開如是↓
【感謝女兒女婿分享遠方花開】
● 2025/4/12 本地的雨 大到佔了新聞版面
不但雨大 風也強 四周高樓護不了這大榕樹
孤挺花 連遭幾番大雨 成了雨夜花
● 2025/4/8
春天裡一個不錯的天氣 出門走走 來到龍潭大池 車停「南天宮」停車場 繞池閒步
大池像肥胖的蝌蚪,蝌蚪的尾巴,農田農家
於我,水田的連結總是外婆家。當年當時,外祖父「葬在家園」的送行隊伍停在田邊一戶人家矮牆樹蔭下,一位老婦人走出來,在矮牆的另邊津津樂道我外祖父母年輕時農作情形,說我外祖父「發明」把嬰幼兒背在自己的背上同我祖母一起耕作,沒有人想過這麼做,算是發明。
幾位釣翁水邊靜坐垂竿
池邊三棵華麗老樹連結
名「金龜樹」
● 在大漢溪左岸 中庄調整池邊的高地 桃園風箏遊戲場
↓也有讓風箏自己飛的方式
在高地邊緣俯瞰大漢溪
長風箏由高手放飛
在這裡吹吹風 好極了
↓4/9 淑嫻開車我指路來到這高地 在此吹吹風
● 三坑屬龍潭區在石門水庫後池邊
↑三坑老宅青錢第
繞從青錢第左後方走向三坑鐵馬道
首次走的路
沿著大圳規畫自行車道稱「三坑鐵馬道」 在此賞櫻花賞油桐花並注視大圳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在大漢溪左岸龍潭段
河濱公園底部有上坡的小道連接三坑老街、三坑鐵馬道
而沿著水道的另一條路則可以走到「大平紅橋」;還可以更遠,穿過台3乙,蜿蜒到「三坑工區」,在三坑工區看到大圳上的「口琴橋」以及中間分隔 水流湍急的桃園大圳。
● 大溪河濱公園在大漢溪大溪段左岸
步道、草地、樹林和水塘、水流似乎是河濱公園的標準環境元素。
↓ 從河濱公園這帶上階梯越過堤岸
就是大嵙崁人工溼地
在這裡,少遇遊人
● 2025/3/27
門前樟樹日日落葉量驚人
只因樹上新綠急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