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的不能重來,
但其中,其實,蘊含不少可以重來的部分。
話說小院子裡的石蓮花,
眼睛看著很美,
攝下的影像不但不能像攝人一樣佳美一些,
還覺得害它淡然無色了。
對不起人家,
再照,再照,也許有機會還一點公道。
↑ 小烏龜神氣,正面看才正確。
↓ 掛在陽光下的,
亮晃晃,
好花,
不是好花的好花。
沒法子,
這笨不是裝的,
但也足夠問心無愧,
我蒸的不想會太多。
人生真的不能重來,
但其中,其實,蘊含不少可以重來的部分。
話說小院子裡的石蓮花,
眼睛看著很美,
攝下的影像不但不能像攝人一樣佳美一些,
還覺得害它淡然無色了。
對不起人家,
再照,再照,也許有機會還一點公道。
↑ 小烏龜神氣,正面看才正確。
↓ 掛在陽光下的,
亮晃晃,
好花,
不是好花的好花。
沒法子,
這笨不是裝的,
但也足夠問心無愧,
我蒸的不想會太多。
花是天天看的,
日常忠誠蹇蹇「格物」之一二。
在冬季秋季甚至夏季,石蓮花彷彿「凍齡」,
上下左右看不出甚麼變化,
冬末春初之際,
石蓮胴體色澤一起飽滿,鮮活。
0214,
氣溫漸漸回升。
晴冷,感覺不差,
只是虎克貓毛帶電電人。
↑ 大圳供水湍急,春耕伊始。
但石門水庫水位降,夢幻草原和土地公又出現。
↑ 社區裡的杜鵑花漸漸開
↓ 虎克不時在窗前「充電」
● 昨日,周一,低年級半天課。
韶安變魔術給阿嬤看
↑ 魔術師的白手套是很重要的
↑ 魔術師有成功的時候
↓ 也有失敗的時候
↑ 小個子,每天要跳繩。
↓ Audrey 提個大袋子,假裝自己是個買辦?
● 還有,今天「度比」將飛回菲律賓,
馬家婆婆這一個月少了扶持,
度比再三交代:
慢,慢,慢,一切行動慢慢來。
● 補上二張季節顏色
情人菊,煙火花
閱讀簡媜,我為你灑下月光 ─ 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
● 這二天,除了實事之外,清醒時間,閱讀簡媜。
作家簡媜有一位在學界的亡友,於二十年前交付她一綑「不知如何處理,暫存」的札記與書簡。
簡媜自認,此生純粹是以文字向未來輸誠、向過往致敬、跟當下對抗。在她與文字糾纏三十年,青春的光影,文學的光影,哀樂人生的光影,雜沓紛至,讓她悵然,但也不輕易示弱,繼續書寫。
就在不久前的2016,11月,作家以亡友留下的手札交織自己昔日與之的交會交融以及現今已到知天命的人生刻度的憂和懼,用了幾近三年歲月把人生這一線化成一本474頁的大書,終於「不輕易示弱」地完成「我為你灑下月光」。
我抄錄書中二則屬於逝者的「行旅殘句」(P207),向二位深愛文字的人致敬。
( 作家賴出書賣書以為生,一本新出版不久的書,我不想這樣的「攝取」分享侵蝕到作家的權益。所以,抄錄簡媜的出品分享,僅此一回。)
來自馬來半島的同學對我說:妳看起來像一朵magnolia。花藝社的朋友說,那是木蘭,又叫辛夷,一樹繁花,花落之後才生葉,喻高尚的靈魂。「辛夷車兮結桂旗」少司命的座車,言之有理。(少司命,管人間子嗣的神)
在山徑行走,忽然看見一棵綻著乳白色花朵的大樹,昂揚高壯,遺世而獨立。
我仰望它,站在樹下,有點想淚。無法解釋淚意,來自於自然的撫慰總是這麼突然又猛烈。木蘭,含蘊著詩與愛、愛與追尋,在烏雲盤據的天空下,以純粹的乳白展現意志,等待一個知音。
10
如果可以,孤獨的旅行比較適合我。雖然今天已經降低到最少人數─只有我與她 (姊姊,大學畢業正要離家出國接續學業),仍然覺得嘈雜。她把整座人世的灰塵帶進來了,以她的主觀認定走很長的路找一家餐廳對我比較好,想很多話題跟我討論才不會無聊,每天趕路「獵捕」很多景致才算不虛此行。這不是她的錯,她是善意的,即將遠行的人,把「每一天」當作空皮箱,塞得滿滿的。她只認識我屬於現實的那一面,完全不認識我喜愛僻靜的另一面,我渴望在旅行中跟自己相處,六親不認,像一個僧。
就算有一個親密伴侶隨行,我也希望彼此若即若離,去恢復自己。畢竟,旅行不是觀光,觀光是尋找人群,旅行正好相反,它尋找自己。
(P207~208)
magnolia ,紐約布魯克林植物園,四月花季
2月10日,台北國際書展,世貿一館、三館。
( 展到13日 )
寒假的尾巴,這日阿公開車,和兒孫一起上台北參觀「2017台北國際書展」。
小繞一下之後,我停留在中央位置,看人。
之後,去買了本俄國文學家果戈里的「外套與彼得堡故事」。
然後,被「商務印書館」吸引,
香港來的「王強」藉此場地為著作「書蠹牛津消夏記」辦簽書會。
↑ 「國家圖書館」的攤位,一位飽讀詩書的「公務員」介紹這個文化機構將舉辦多場女作家研討會。
逐一介紹:
城南舊事的林海音,
心鎖的郭良蕙 (當年,她太美,文字內容真實的麻辣,二者都不對,禁。),
殺夫的李昂,
停車暫借問的鍾曉陽,
自己的天空 袁瓊瓊,
垂釣睡眠 鍾怡雯。
( 後來,我到聯經出版社的攤位找鍾曉陽的「停車暫借問」,說年代太久了,如果我確定想要,他們可以為我再印一本,我受驚,脫口問:「How Much?」,沉吟之間,想起自己有多位愛看書的朋友,就多謝了。)
( 在印刻的攤位補充簡媜的最新書「我為你灑下月光」,帶到三館,靠在牆角開始讀,一口氣讀了71頁,於我,讀簡媜之必要。)
展場多處設有互動項目互動區域
一館之後,到三館,三館是童書館。
小朋友如魚得水,
繪本作家李若昕姐姐屈膝與小妹妹韶安合照。
2月9日,晚餐後,
↑ 韶安為阿嬤裝扮一番
同時,
紐約雪像大雨一般下下來。
停課停班,
小兔想辦法讓阿嬤瞭解雪下得多麼隆重。
地球上許多冰天雪地,
有個溫暖的所在,養育下一代,
謝天,謝地,也謝人。
2月8日,
年過得差不多了,
我們來關心正在開花的花們。
↑ 小龐昨晚因為「流裡流氣」的「氣質」被爸爸責備。看來改善了嗎?
韶安還沒有發展到流裡流氣的階段?
人無千日好,
不好的時候,你的父、你的母、你的家庭會保護你支持你。
還有這個社會這個國家,也提供支援,
即使是半夜11點鐘,總有醫院為你開一扇門。
小龐、韶安腸胃不適,半夜嘔吐,父母陪伴就醫 。
休息一天,恢復健康。
↓ 小龐跟高雄阿嬤一起下廚
韶安療養的方式,畫畫。
畫好了Line給大家,請選一隻最喜歡的貓。
你選哪一隻?
↓ 每隻貓都有名字喔。
看在小病人份上,
我配合這無聊的遊戲,選那隻穿裙子的貓說是我「最喜歡的貓」。
隨即傳來好消息:
選那隻叫「佳昕」的貓會「加薪」,加很多,所以還有錢從口袋掉出來。
好吧,寶貝,你說的算。
「天光化日」,
題目用了這個詞,感覺「天光化日」或有典故,
於是,為了語文組的自尊,翻查辭典,找「天」的帶領詞。
「天」不為部首,判斷歸為「一」部,
但「一」部沒收「天」字。
再判斷為「二」部,也是找不到「天」這個字。
三判斷為「人」部,還是找不到。
那就只剩「大」部了,
真的在「大」部首裡找到天字,
收列的詞落落地長串,但沒有收「天光化日」。
沒關係,「天光」,我應該算懂,就找「化日」來看看。
「化」從哪個部首? 二選一,
人部?
不是,
是「匕」部。
「化」字不是「人」部而是「匕」部,也就罷了,
可還沒收「化日」這個詞呢。
崩潰不?不要崩潰,都幾歲了。
上網找找 ~ 哇,一團迷霧,氛圍詭異,趕緊回來 ~
管你甚麼典故 ~ 我採用「約定俗成」,
天光化日就是天光化日。
寫到這兒,自己發現,是我的「伍迪‧艾倫 \ 艾倫‧伍迪」症候發作,
是「光天化日」,不是「天光化日」!
該從「光」字查起才是對的。
「光」是啥部首???
趕快告訴我!!!
2月2日,
今天從小兔愉快的晚餐開始 ↓
然後,到本地天主教醫院做年度健康檢查
↑ 聞雞起舞,雞年好運。
人生更積極,大小機會,通通珍惜,生活豐富,天天有生機。
● 從醫院回來的路上讀到好友Line,
說桃園的燈會將於2月10日至2月19日在龍潭大池舉行,
於是阿公車就往那裏開。
農曆初六,民間的年還在過。二頭獅子二面大鼓來給「南天宮」眾神拜年。
生肖主燈,雞,在空曠的水面昂頭振翅,象徵「幸福起家」。
鄧雨賢紀念館在龍潭大池畔。
館內輪流播放「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
池畔的裝置,馬賽克圖騰有巴塞隆納風格;
元宵燈節的時令裝置,工作人員在強風中努力,
燈量之多,感覺哈爾濱不遠了。
滿月橋
早年,池畔的房子帶給我遐想無限。
池畔古詩人步道。 ↑「李白」,半躺望月,手握杯酒。
下圖石雋刻 是當時台北市美術館館長黃光男書法。
「南天宮」坐落在龍潭大池中,
金爐旁有一棵老樹,它的枝幹伸向水涯去,
想像它有多火熱,感覺樹也會逃難。
南天宮主祀的神明是「關公」,
下圖是剛安座的主神花燈。
大魚老師的部落格文章分類有一「大家來看書」,介紹新出版的書。
其一,美國作家伊莉莎白‧斯特勞特的《生活是頭安靜的獸》,13個短篇,一篇一篇 讀下來,深感是值得分享的文學作品。
「絕食」,以一位患了厭食症的美麗少女引出中老年人的身、心危機。
且容我攤開書,指出一段讀來:
家像個潮濕不見光的洞穴。他(夫)注意到邦妮(妻)從不過問他店裡的狀況──除了問他「晚餐想吃點兒什麼」,邦妮從不關心他內心感受。
有一晚,他說:「邦妮,妳知道我最喜歡的歌是什麼嗎?」
她正在看書,沒有抬頭。「什麼?」
「我說,妳知道我最喜歡的歌是什麼嗎?」
「我說『什麼』是問你是什麼。」
「妳並不知道?」
她摘下眼鏡放在腿上。「我應該知道嗎?」
「我知道妳最喜歡的歌是〈夢幻之夜〉。」
「那是我最喜歡的歌?──我不知道。」邦妮重新戴上眼鏡繼續看她的書。
1月30,石門水庫
小巴、凱洛接受阿公的美意,
把象山健走更改為宜蘭九寮溪古道;
最後,
天公作美,
我們來到石門采風。
↓ 在石門水庫遇見 Wendy(右二)夫妻和她的兄、嫂。
2000年我們三個媽媽七個小孩同遊瑞士,歸來之後出版一本遊記,一家一本。
我們社區生活美好的體質,邱先生功不可沒(左二)。 / 小巴攝影
↓ 阿姆坪所見之一
↓ 角板山公園
↓ 慈湖銅像公園
↑ 早出晚歸,共同行走的旅途走步紀錄
● 以下照片來自凱洛
話說,有一年的大年初一,阿公開車走北海岸,
在鼻頭角停車,走步道,上了半山。
那年,那地方,遊客不多不少,
以為那就是過年的常態,
所以,今年,大年初一,重遊。
首先來到基隆外木山,
離開外木山,上省道2,
蜿蜒的上坡路遇上大塞車,
累壞駕駛人了,光是手剎車的拉與放頻繁到足以造成手部的運動傷害。
車行在真正的省道2,
看著海,感覺是在畫台灣地圖。
↓ 80幾K的「南雅奇岩」路段
龍洞地質公園,
海水養殖
走走停停,
在澳底便利店吃下午茶時間的午餐。
車過福隆,
頭頂上「草嶺古道」,
兒孫不久前來過、走過。
在111K,濱海往宜蘭方向定點塞車,
阿公原定走到「頭城」回頭,
看起來是不可行,
很英明地在113K,新北市與宜蘭縣的界碑那兒迴轉,
換個方向,沒塞車。
在福隆轉入2丙,接106到深坑,接上國道3 ,回家。
這趟大年初一的試探,
大部分時間在車上,
八九個小時下來,
傷兵二位,
一位右手掌肌無力,
一位背部神經打結。
不過都還蠻開心的,
不出來走走怎知道不可以這樣玩。
● 1月27,農曆除夕,春節假期開始,
父子打籃球,媽媽走步,韶安跳繩。
● 1月28,大年初一,
兒孫出發到高雄阿公阿嬤家繼續過年,
桃園的阿公阿嬤放年假。
晨間,社區晃晃,看花,
沒忘記要把樓頂的紫薇照顧回來,
韶安在出發前跟著上樓頂,
這是小時候遊玩學習的地方,久違了。
兒孫準備出發,我繼續社區走走。
公園旁邊設U bike站,
設身處地想一下,
騎到那裡去?
想像受生活經驗限制,不只這U bike。
公園寂靜,
「新天地」在一隅迎接這一年一度的一天。
繼續去大圳步道東張西望。
土地公小廟在大圳旁
周邊有讓人坐下來的設施,
人神相伴不寂寥。
新大樓的建築線四面退縮
北面留下在此地生長多年的鳳凰木。
在這個時節靜靜等待春天
小繞一下即返回
穿過小公園
移植到此的高樹看起來都還好
↓ 九重葛還有花在枝上開,
花期長,是誰的小確幸,是它,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