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雌性公民生活 (3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8月21

陽光耀眼,帶著柔

IMG_1534.JPG

 

早上5點多,

在公園生態水池邊流連,

三位外國女性朋友騎著腳踏車來到,

天還昏暗,

她們很開心安裝攝影機,

在水榭舞台擺出各種姿態,

最嗨的是三人一起跳高,

那麼開心那麼快樂,

感染到我,

其中一位很年輕比較有重量的小姐問:「要不要幫你?」

我毫不遲疑把手機交給她 ↓

IMG_1540.JPG

 

稍晚,在菜市場遇到「萬媽媽」,有點事。

萬媽媽以前住家跟我家是「背對背」,不太認識,

80年,「不約而同」搬到這個社區,

命運安排,改為「面對面」,很認識!

 

978976382_m[1]

 

↑ 找出一張2009年的照片,

那時周邊高樓未起,居家感覺是世外桃源,

鄰居關係像「農家村庄那麼好」。

 

從市場回來即到萬家,

萬媽媽還沒回到家,

開門的是一位語言還不流利眼睛嘴角會說話的外國朋友,

萬伯伯正在看「世大運」的運動項目轉播,

以前萬伯伯自己開車去打高爾夫球,怎麼一下子就不下樓了,

跟萬伯伯說明來意,萬伯伯說:「萬媽很快就回來。」

開門的外國朋友給我一杯水,透亮的玻璃方杯,八分滿,

萬伯伯示意我坐下來喝,

我說不久留站著喝就好,我還真的口渴。

不久,那位外國朋友說萬媽媽的摩托車到了,

真的是萬媽媽回來了。

 

三個快樂的外國人加一位耳聰目明的外國好幫手,

今天,且定為我的外國人日。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Aug 17 Thu 2017 06:55
  • 納涼

 

 

● 石門水庫,早也涼,晚也涼

 

IMG_1290.JPG

 

夜將臨

 

IMG_1480.JPG

 

夜漸臨

 

IMG_1481.JPG

 

夜已臨,

 

水邊可納涼,

 

IMG_1485.JPG

 

 

涼爽石門水庫,日以繼夜,夜以繼日

 

IMG_1409.JPG

 

IMG_1413.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82快速道路,

西起東石漁人碼頭,東接國道三300K處,往南向白河,往北向中埔。這路開展出許多的出入口,途經的鄉鎮和國道1都有連結。

IMG_1383.JPG

 

回家的第二天一早,借道82快速道路探望住在布袋的長輩。

首先,到布袋鎮上探望姨丈。

阿姨離世將近一年。上次來看姨丈,上班日,只姨丈一人在家,在樓上書房電腦桌前,姨丈重聽聽不到電話聲也聽不到門鈴頻率,我用備用鑰匙開門進屋,上樓,還好沒嚇到他老人家。這次是星期天,玻璃門,看得到屋內家具擺設一如往常几上有報紙,但無人應門。Line給表弟,表弟回應「三個妹妹帶老爸出去玩三天,我跟妻小回台中」,這樣,沒有面見但探親的效果一樣,安心。

離開布袋鎮上,往南,走台17,向「新塭」行去。在這圈圍,很仔細看路標,看到163縣道和「好美里」同框,告訴兒子我的血緣祖母是「虎尾寮」人氏,虎尾寮後來改稱「好美里」,因為3D彩繪打響社區知名度,而我不久前才連結這一切。

走過那一小段台17和163的共道,在交會路口左向163,在一條極小的圳邊產業道路右轉,即是七姑媽一家產業與居家所在。姑媽姑丈同年,84高齡,姑丈臥床一年多,幸有二位看護搭配親人照顧,姑丈漸漸萎縮的腦努力表達,他緩緩說出:阿 娜 你 ㄟ 後生 緣投。 每次見到姑媽她都是在做事中,這次和她的媳婦在屋角陰涼的地方剝蝦子。她命人裝箱給我帶回的海產中有十包冷凍蝦仁,這要剝多久?

因為我媽媽沒有同行,不敢久留。

回程,循163往北,接台19線,

我想趁這難得的機會讓我的兒子見過我的「家鄉」。

 

↓ 車子緩緩行在義竹鄉的「溪州村」,繞行村的外圈,

IMG_1384.JPG

 

潔淨寧靜的環境,加倍的溫馨。

至於「溪州農場」,大圳滿水位,我也遺忘了上坡越過大圳頭的橋段,

遙指就是了。

 

IMG_1385.JPG

 

 

● 這日午後四點北返,82接國道3,大道之行也!

IMG_1387.JPG

 

過古坑,北上國道多處擁塞

 

IMG_1391.JPG

 

在清水休息區吃晚餐,吃潛艇堡,

IMG_1394.JPG

 

上下圖是一個潛艇堡的時間天色的變化

 

IMG_1396.JPG

 

IMG_1399.JPG

 

回家,回家,之必要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可有人在國際發聲:

台灣3號高速公路是世界最美的公路之一

 

IMG_1339.JPG

 

 近樹蓊鬱 山形迤邐 雲影多變化

 

IMG_1340.JPG

 

↓ 南下回家途中在南投休息區喝原本就偏愛的烏龍茶,

不同的是加了蜂蜜和冰,

第一次喝這樣新配方的烏龍茶,

上好的滋味,

 

IMG_1342.JPG

 

算是分享了我母親這位「乖孫」,年輕人偏愛的飲品,

IMG_1345.JPG

 

這次由他開車陪同我回家,又回家,來回648公里

 

在家鄉隨處逛逛,下二圖預留在格子裡,算是以後說故事的埋伏

IMG_1348.JPG

 

說故事,實在不簡單。

等待自己有能力把故事說好的那一天

IMG_1350.JPG

 

 

回朴子的第一天,

午後四點許帶著我母親往「東石海埔村」探望我的八姑媽。

↓ 下圖在「嘉7」公路上,

嘉7公路全程約6.5公里,南端以「海口宮」牌樓 和168縣道銜接,北端接台17西濱省道,是朴子到西濱北向或到鰲鼓溼地的最捷徑。

 

IMG_1351.JPG

 

姑媽因為呼吸有聲,哮喘,被她常常從永和回來探望的女兒女婿勉勵帶強迫送醫,出院之後在高雄長子家住了一個禮拜,前天才歡歡喜喜回到她平常獨居的東石。

這日,二位表妹也在,我兒子第一次見到的「阿姨」們,聽我們講話,沒冷落他,阿姨和姑婆不時把他兜進來。

後來,表妹開車前導到「東石漁人碼頭」,兒子跟在後,他說:「阿姨開車很穩。」,一句話連結一個人的性格,兒子說對了,這位阿姨很穩很可靠。

 

以下,在漁人碼頭所攝

IMG_1362.JPG

 

IMG_1371.JPG

 

IMG_1380.JPG

 

IMG_1381.JPG

 

IMG_1382.JPG

↑ 兒子拍的

 

 

【 回鄉紀錄  待續 】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8月11,

既然是阿公阿嬤的假期,不出去走走,

豈不有點奇怪,,,

 

 

從仰德大道上陽明山

停車在「第二停車場」,

9點左右,偌大停車場見不到其他車,奇怪不奇怪?

停車場旁邊一座紫藤長亭,

坐靠著多位年長的老人家,

欄杆上晾著護膝綁腿,

掌心收錄音機唱著日文歌曲,,,

( 在此的感受說給台媽聽:天龍國的老人家不隨便跟陌生人說話,只用客氣的眼神掃描,,)

 

既來之,則安之,

這裡是「陽明山」,文明灌溉的山,

有路就走吧,

不用怕,離天黑還很久很久,,

 

IMG_1304.JPG

 

一路有樹蔭

山轉彎處看到台北盆地的高樓

 

IMG_1306.JPG

 

IMG_1309.JPG

 

IMG_1312.JPG

 

IMG_7035.JPG

 

沒多久就回到紫藤長亭下,算是繞了一圈,

斜坡上去轉個彎就是停車場,

看到公車,看到遊覽車,不奇怪了。

 

 

第二站,「陽明書屋」

也是第一次來到,而且完全不知道這四個字的「內涵」,

↓ 在停車場張望,書屋在哪裡?

IMG_1313.JPG

 

過了馬路,找到主場,

是有遊客中心有工作人員的場所。

被很客氣地引導到「大忠樓」二樓看展,

( 通道長廊展出今人的攝影作品。)

 

IMG_1314.JPG

↑ 締造中華民國的革命先烈墨跡陳列在小展室

 

↓ 陽明山,大屯山彙與台北盆地,政治與自然影像回顧,彙整在大展室

IMG_1318.JPG

 

 

 

 第三站,富基漁港吃午餐

IMG_1319.JPG

 

IMG_1320.JPG

 

IMG_1321.JPG

 

IMG_1328.JPG

第一次來到「富基漁港」,

不知道是否像「深澳漁港」有所延伸,

但是這種曬魚乾也曬人乾的天氣,殺死我的好奇心,

我想回家,最少也回到車上看沿路風景,

 

 

IMG_1330.JPG

 

走濱海公路到外木山

IMG_1332.JPG

 

再從基隆上國道3往南

以往,我守著作為一個同車同行人的道義,不在車上睡著,

於今我是失守了,

在濱海公路睡著,在高速公路又睡著,

有點慚愧地醒來,,,

在接近三鶯出口,聽到「阿公」的笑聲,

他被「人工智慧」抓包,第一次,笑了!

( 車上警示短音連三響,儀錶板螢幕顯示:駕駛疲勞  請勿疲勞駕駛 )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還是8月10日,

同學Line來網路流傳的「九寨溝地震雲」↓

IMG_1279.JPG

說是看到這種雲趕快離開,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可是,天上的雲,不就是星星月亮太陽尊前的風、的花,

天龍國地虎邦的人不都一樣看得見?

地上的螻蟻呀、人呀,能走到哪裡去?

 

 

天和地, 地球和宇宙,有無形的臍帶舒張收縮?

老師有教我也奉還了,天地餛飩,蝦米攏不確知,,,

 

聽到貓叫聲,頓時覺得被解救回到真實的世界,

在陽台探頭,

跟那隻教我看雲的貓講話:

「可樂,天氣太熱,趕快回家。」

看牠朝正確的方向去,還頗感欣慰呢  ↓

IMG_1285.JPG

 

貓回家去了,我繼續瞇著眼睛在陽台看天空,

那雲被我想成超級大碗又鋪了一地的「剉冰」或「綿綿冰」

IMG_1282.JPG

↑ 下午2:34,,照下來和「九寨溝的雲」對照一下。

更覺得自己應該到地面利用人居住的巷子構圖,基本版型比較「像」,

↓ 下午2:55

IMG_1288.JPG

哪裡像?

哪裡不像?

IMG_1279.JPG

 

【補述】

稍晚,同學Line來釐清「九寨溝地震雲」是假的訊息:

中國官方以及媒體都出面闢謠,那張照片是在千里之外的河南鄭州拍攝的,跟地震無任何關聯,大家莫心慌,認真的去工作拚經濟吧!

 

 

↓ 清風徐徐吹開積雲

IMG_7009.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8月10日,

 

IMG_1267.JPG

↑ 柔柔綠光,之前可是又皺又小又鐵綠

 

↓ 紫薇奮力開花 (受嚴重病蟲害)

IMG_1269.JPG

 

IMG_9221.JPG

↑ 圓葉椒草

 

↓ 毬蘭

IMG_1270.JPG

 

↓ 玉串

IMG_1273.JPG

 

IMG_1271.JPG

↑ 煙火樹

 

↓ 石蓮

IMG_1272.JPG

 

熱爆了的天氣,抵抗得好好的,尊嚴在。

 

↓ 日日春

IMG_1275.JPG

 

IMG_1277.JPG

 

愛種植的人為鄰,

相濡以沫,

因此而快樂。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8月9日

昨日來到八里,下午四點鐘,

 

IMG_1206.JPG

 

↑ 進十三行博物館,

 

 出十三行博物館 ↓

 

IMG_1208.JPG

 

館內一個小時,

在門廳找個角落坐下來看人,

後來起身到紀念品部買二條原住民圖案小珠串成的手鍊。

 

 

挖子尾,

第一次到挖子尾不記得是民國幾年,

那時的水筆仔稀疏又矮小,

如今茂密擁擠又長高,紅樹林,花期中,小白花。

 

IMG_1210.JPG

 

黃槿老樹枝幹橫斜,有若勇士護土

IMG_1212.JPG

 

木造「觀海堤」封閉中,就此回頭。

IMG_1213.JPG

 

黃昏不開花

 

IMG_1220.JPG

 

IMG_1222.JPG

 

轉進社區,

IMG_1224.JPG

 

老屋,有門有庭,有歲月。

 

IMG_1229.JPG

 

社區與文化公園以一道蜿蜒的長牆區隔,

 

IMG_1260.JPG

 

鄉人市民在文化公園頂上,遛狗,

看台北港落日,

 

IMG_1257.JPG

 

IMG_1265.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8月8,父親的節

 

IMG_1114.JPG

↑ 韶安照的相

 

昨日,家裡年輕的父親,

請他的太太代他買個蛋糕,父親節的蛋糕,

讓他下班回來可以和大家一起吃蛋糕,

為他和他的老爸過父親節。

 

 

 

今日,二孫將和媽咪回高雄阿公阿嬤家度十天假

 

IMG_0158.JPG

趕課,

 

餞行,

IMG_6963.JPG

 

兒孫放阿公阿嬤的假;

而且阿公還說黃昏順道帶阿嬤到八里賞淡水河落日

 

IMG_6965.JPG

 

↓ 今早晨曦

IMG_1121.JPG

 

想必落日也很可觀

 

↓ 有勞虎克看家囉

 

FullSizeRender.jpg

↑ 小龐照的虎克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8月6日,

↓ 昨夜公園月色

IMG_1030.JPG

 

今朝,石門水庫碼頭岸上閒坐

IMG_1032.JPG

 

百里清風蜿蜒送爽

IMG_1039.JPG

 

IMG_1043.JPG

 

晴空薄雲

 

IMG_1045.JPG

 

● 「巨流河」、「一生中的一天」書籍到了, 開始讀。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8月5日

小朋友喜歡為虎克照相,我也是。

發現虎克的表情回應是越過鏡頭直達那個拿照相機器的人,

是有所差別的。

對眼前當下有感受有對應,貓與人所差幾何。

 

IMG_0986.JPG

↑ 韶安照的

 

↓ 不是小龐也不是韶安照的

IMG_0998.JPG

 

↓ 小龐又照又下功夫

FullSizeRender.jpg

 

 

↓ 昨, 農曆13的月下

IMG_1013.JPG

 

↓ 前日,初升的太陽

IMG_0928.JPG

 

↓ 今,晨光淡淡灰

IMG_1015.JPG

 

IMG_1019.JPG

 

IMG_1021.JPG

 

周遭最大的一棵台灣欒樹 生命轉彎,

長憶花開過 ~

 

IMG_1023.JPG

 

 ↓ 新發的翠盧莉

IMG_0833.JPG

 

↓ 買菜路上,牽牛花霸佔廢棄屋頂

IMG_1025.JPG

 

IMG_0771.JPG

 

紫薇久花,離離散紅

 

IMG_0552.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8月4日

大清早,石門水庫高線、中線入口都只開放給行人,

車停在福華飯店旁,走進石門水庫,

眼前是新景新象

IMG_0951.JPG

 

IMG_0956.JPG

 

IMG_0964.JPG

 

 

IMG_0965.JPG

小白蝶小黃蝶樹下飛舞,黃花在清風中也飄零,我眼花撩亂

 

下二圖,6月1日,朴子的阿勃勒

IMG_8106.JPG

 

IMG_8108.JPG

 

↓ 回到石門水庫中線光影

IMG_0972.JPG

 

IMG_0974.JPG

 

IMG_0968.JPG

 

↓ 回程,6:30

IMG_0978.JPG

 

 

↓ 媽咪Line來韶安小時候

IMG_0985.JPG

↑ 分享食物,Audrey也有一樣的天性,

 

想來,不久Audrey也這麼美麗,這麼勤快 ↓

IMG_0846.JPG

 

IMG_0859.JPG

 

光是想,就夠開心了,光陰有所事事。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7月31,

七月,最難將息(將息,照顧自己身心)

有種堂堂不好惹之態勢,

但也將盡,

 

IMG_0723.JPG

 

IMG_0724.JPG

 

IMG_0727.JPG

 

IMG_0731.JPG

 

 

此外,今日讀書有筆記,

2005年,八十二歲的齊邦媛一個人住進養生村。

六年前出版傳記「巨流河」,這是她一筆一畫寫下的生命之書。

最近出版散文集 「一生中的一天」,

聯副今日(2017 731) 刊出日記五則,

作為一個被感動的讀者,抄經一般,抄錄「紅葉」這一則分享,傳播:

 

 ● 紅葉

午後去撿那排錫蘭橄欖的落葉,竟成了期待。連續已數月之久了,這幾棵不大的樹竟也有掉不完的葉子,由酒紅到暗綠夾金黃,厚實深沉的燦爛顏色,雖是落葉卻充滿了生命。夜夜燈下有三兩片在桌上伴我,竟是和花朵一樣這般真切的美好!明日便將枯萎,但仍令我留戀,似盼積滿前庭,聽夜雨滴落。六十年來何等人生,都市中何等妄想!

以前去撿落葉多存選擇之心──尋找最美好的,如今我已不常有尋找的心情,進入隨緣階段。身體總不夠好,繞這一公里有時覺得勉強,彎腰選葉感到累,遇到好的就是有緣,帶回供著高興。每天落下的葉子都有相同的脈絡,顏色也大都相似,好似昨夜的風和太陽的效力只能染出這種顏色,有一天全美好,有兩天沒得看,全靠風和露水的舒展。每天的落葉常是相似的,色彩和潤度都一致,只能去欣賞同樣的陽光和水。

連日冷。落葉之美驚人。紅色與綠色交鋒,生命和死亡互占葉脈,小小的葉子,多大的場面啊!

一位老太太前天發現我在撿紅葉,一再踢她眼前所見的紅葉告訴我,這個是紅的!我的回應很淡,撿拾葉子對我有更深的意義,這些葉子豈可踢得?自然生命的流失和留戀,豈是陌生人可懂?我的最後讚嘆亦何容侵入?

誰知她竟在樹籬上留下三片疊在一起,然後由另一條路走開,遠遠看我,我知這是她的好意,增加我的收集。

但是,太晚了,在生命這時日,對陌生人說不明白這落葉和隨緣的意義了。

還有人問,撿這葉子做什麼?我說:去賣啊!

對自己所愛,不容褻瀆,原該拈葉不語,但修養不夠。

 

 

↓ 錫蘭橄欖樹的落葉

 PhotoWindow_20170625124821.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7月30,尼莎颱風之後,在桃園八德區的敘述

昨晚間7時許聞風聲雨聲,見樹枝搖擺,但無折損。

11時許風雨歇息,暗夜大地平靜。

 

↓ 今早所見,麵包樹的大葉和一顆落果。

IMG_0684.JPG

 

↓ 公園二棵椰子樹樹尖被風摘下來,其他無損。

IMG_0685.JPG

 

「尼莎」快閃,「海棠」將至。

 

IMG_0688.JPG

 

天空環景,有晴朗區塊也有濃雲正飄移

 

IMG_0697.JPG

 

↓ 石門大圳水流停滯

IMG_0690.JPG

 

IMG_0696.JPG

 

公園生態池邊,薑黃的葉和花。

這花,「紫鬱金」

IMG_0694.JPG

 

↓ 大魚老師提供這張照片,連結「大湖薑麻園」

IMG_0700.JPG

 

 

↓ 聞竹帚掃地聲,循聲來到

IMG_0698.JPG

 

 一「邊間」鄰居,院子裡一棵茄苳大樹身手健壯新陳代謝良好,

常聞此鄰居掃地聲,巷頭巷尾,自畫的責任範圍。

這種聲音,是很正的能量,

百萬宅,千萬鄰。

 

↓ 另位鄰居,呼叫幫她把九層塔摘去,不摘,就老了。

IMG_0699.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游泳課的最後一堂,

嬤孫在中庭等候媽咪開車來接。

小龐,活潑,隨時隨地動一動才開心,

看他自知理虧的表情 ↓

IMG_0588.JPG

 

↓「借」手機,玩縮時攝影

 

最後一堂課,

採取一對三教學的教練 剛好前個鐘點只一位學生來,

歡迎小兄妹提早到,在旁玩玩,

也稍稍鬆懈一對一的壓迫感。

 

我也利用多出來的時間把這老字號看個夠:

「大湳水上樂園 」, 現在改名為「高賓」,

它存在已久,外鄉人我來到的時候它已經有了,

從大馬路(和平路)看,它是個大一點的水池,

那時學校低年級小朋友「遠足」,就到這裡。

在此之前,我對這裡「不熟」,

耳聞總是不夠的。

 

IMG_0599.JPG

 

有座不鏽鋼高水塔,歲月給它鍍了金,金光銀光閃耀。

 

IMG_0619.JPG

 

另有一處鐵架高塔,

溜滑彎道向著一池水而下,

但不知是否還有人在玩。

 

IMG_0605.JPG

 

IMG_0602.JPG

 

IMG_0607.JPG

 

在塔的高處,東看西看

 

IMG_0603.JPG

 

IMG_0609.JPG

 

IMG_0608.JPG

 

半室內池,一些水上訓練活動在這裡舉辦

 

IMG_0280.JPG

 

IMG_0287.JPG

 

大大小小八個池,還有三溫暖、水療池,

 

↓ 邊陲,有棵大榕樹的胳臂掛著鞦韆

IMG_0442.JPG

 

大片鋪了水泥的地,其下有一部分是埤塘水面

 

IMG_0446.JPG

 

大盆栽花,多為本土植物,長得頭好壯壯。

 

IMG_0264.JPG

 

PhotoWindow_20170729130646.jpg

 

與一位昔日學校女同事在此相遇,她說她「天天」來游黃昏班,

特別問我知不知道三天換一次水的那個室外池。

 

IMG_0277.JPG

 

我也喜歡這個池,但常遇到它還在進水中,

害得我糊塗,不知「三天」怎麼算。

 

PhotoWindow_20170715091550.jpg

 

今年夏天,因為游泳,而非常不同。

我期待明年夏天再來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韶光下,

小龐韶安這個暑假20堂的游泳課今日將結業,

小朋友運動細胞與學習精神都不差,

昨日在池邊為他倆的水中「翻轉」錄下影像,

請一起驗收,

 

↑ 小龐 (仰式 )

 

↓ 韶安 (自由式 )

 

 

晚間,遠端的Audrey玩起「猜猜我是誰」,公和孫,都開懷。

IMG_0565.PNG

 

 

● 今天,7月28,週五,

時光飛逝之感依舊,

↓ 清早,大樓的不夜空間與天際微光

IMG_0566.JPG

 

IMG_0570.JPG

↑ 今日早安圖

↓ 桂蔥修了回傳

IMG_0583.JPG

 

IMG_0577.JPG

↑ 新薑黃花 (清晨五點許)

 

↓ 昔薑黃花

IMG_1017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7月27,

今天從虎克開始

 

FullSizeRender (2).jpg

↑ 韶安照的

 

一早起來,先清理虎克貓的嘔吐場。

貓狗嘔吐叫「唚」,又稱「吣」,與沁同音。老了的虎克貓常常是以洪荒之力解便,伴隨嘔吐。阿嬤不干不擾看著牠,待牠吐完即清理;除了平時輕拍牠的腹部背部,無其他特別作為,也盡量不憂愁。阿公對貓不親,貓也知道,會自動轉彎但貓用的「益生菌」、「化毛膏」都是阿公買的,飼料也仔細挑選;他也因為貓,不肯全家(就這二位)出門小旅行。

愛有不同的面貌。

 

↓ 我浸濕了拖把去拖地,回頭見虎克喝這水。等牠喝完我再繼續。

 

IMG_0509.JPG

 

 

● 2017年第9號颱風「尼莎」估算二天左右會成為登陸台灣的首颱,

↓ 小院子一朵花二朵花

IMG_0510.JPG

 

IMG_0512.JPG

 

IMG_0523.JPG

 

IMG_0524.JPG

 

IMG_0528.JPG

 

IMG_0525.JPG

 

↓ 今晨,周遭的「花」

IMG_0516.JPG

 

IMG_0517.JPG

 

IMG_0518.JPG

 

IMG_0520.JPG

 

IMG_0521.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7月26日,

再往石門水庫去

 

IMG_0455.JPG

 

IMG_0461.JPG

 

走階梯步道,從高線直下, 往中線。

IMG_0464.JPG

↑ 第二層階梯步道,穿「梅園」而下,

 

↓ 老梅的主幹與新枝葉互相陪襯

IMG_0466.JPG

 

IMG_0467.JPG

↑ 紫花霍香薊,陽光下

 

↓ 荷?蓮? 分不清,回歸為「一朵白色水上花」

IMG_0474.JPG

 

IMG_0476.JPG

 

IMG_0479.JPG

 

↓ 在中線,「梅園」的上層,行道上的阿勃勒現在「才」開花

IMG_0496.JPG

 

IMG_0497.JPG

 

 

 這行道,有一座好氣質的廁所,

它的另一頭有幾棵雞冠刺桐,青少年的高度,清新可愛。

 

IMG_0498.JPG

 

↓ 回到高線階梯步道中,     昔日枯枝,空中對話;

   這個季節,乾枝生綠,同欣同榮。

IMG_0500.JPG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石門水庫優遊,

最常停車在龍潭端的「楓林大道」,

所以我穿便鞋穿裙裝,可以一路走一路搧風;

但我「猜」錯了,

阿公從大溪端進入石門水庫,

停車在溪州公園停車場。

 

IMG_0377.JPG

走到這兒 ↑

停下腳步想了想,向溪州山頂前進。

喜出望外。

 

IMG_0378.JPG

 

不知是多少人費了多少腦汁盡了多少力,

才能在自然山林中借出這一道自然與人,

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如意小徑。

 

IMG_0383.JPG

 

只有臨場,

才能知這小路有多努力,有多美麗!

 

IMG_0384.JPG

 

IMG_0388.JPG

 

↓ 轉角窺見大漢溪河床

IMG_0390.JPG

 

IMG_0392.JPG

 

↓ 轉角有靠山之處,不鏽鋼條椅給人歇歇腳

IMG_0396.JPG

 

↓ 山頂「入門」出現了

IMG_0397.JPG

 

IMG_0399.JPG

 

山頂有幾「塊」平坦地錯落

 

IMG_0401.JPG

 

上山,

下山。

可循原路回,但好像太陡長;

可回到溪州公園西端,說沿路有些黃線拉上,又說OK的,只是沒來拆除;

綜合資訊,採取「走稜線,下到環湖公路」↓

 

IMG_0400.JPG

 

 

「本來」以為出口會在雲霄飯店與舊派出所,也就是壩頂碼頭那附近,

  看起來並不是 ↓

IMG_0403.JPG

 

環湖公路,車行好幾回了,但無法確切判斷「這是在哪裡」,

 

IMG_0405.JPG

↑ 走了一段路,看到這沒頭沒腦還被撞歪的「0.5」,

距離壩頂T路口0.5公里?

猜測,但好像是。

就此,沿著環湖公路右轉向溪州公園。

 

IMG_0407.JPG

↑ 經過「大漢隧道」,俯視一道縱身而下的深渠,以及後池「南苑」。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7月24,周一

這次,把石門水庫大溪端的「溪洲山」繞了一大圈,將近3個小時。

前小半的悠遊是溪州公園東端松樹林迷人的光景,

 

IMG_0322.JPG

 

IMG_0323.JPG

 

IMG_0327.JPG

 

IMG_0329.JPG

 

IMG_0332.JPG

同一棵樹,及其承載

IMG_0338.JPG

 

曾經,在周遭走了一個小內圈,青苔路徑溼又滑,速速離開。

這回天氣不一樣,雜草也剛除過,走起來容易多了。

 

IMG_0342.JPG

 

↓ 又經過上回滿心疑問的「碑林」,

IMG_0345.JPG

淺刻在石上的字跡大多模糊難辨認,

有些字未曾識得,

IMG_0350.JPG

 

↓ 一處小小平坦台地

IMG_0352.JPG

 

IMG_0353.JPG

↑ 構樹果實成熟,掉落在地

 

IMG_0365.JPG

 

IMG_0368.JPG

 

IMG_0370.JPG

↑ 任務完成的葉子,以淡白的顏色,蜷曲的樣貌,輕盈飄落。

 

IMG_0375.JPG

 

↓ 步步是第一次,走到這裡, 耳聞的「溪洲山」指標出現

IMG_0377.JPG

 

  【待續】

 

 

 

 

 

文章標籤

該有禮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